-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人与处世》课件
做人与处世 季羡林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 ,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惟一的终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被国人认作: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字词掌握 fàn chóu kuì fá bì duān è yào 范 畴 匮 乏 弊 端 扼 要 kē kē pèng pèng 磕 磕 碰 碰 lǚ 屡 创 奇 迹 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语言积累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天人合一 有多种理解,文中解释为:“天”即自然,“人”即人类。“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统一,不要成为敌人。 3、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俭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 1、作者认为“做人与处世”的关键是什么? 做人与处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读课文,解读文本 2、作者开篇就指出自己的基本想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开门见山,第一段统领全文,使读者能够一下子把握文章的内容。 3、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做人与处世,必须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 4、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三种关系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应该与自然交朋友,“天人合一”。 人与他人的关系: 以真情实意相待,互相容忍。 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 消灭私心,淡泊宁静。 5、在你的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个人思想感情这三种矛盾,哪一种更加突出?作者提出的解决办法对你有帮助吗? 我们在处理自己与周围人们关系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考虑自己的得失过多而觉得不平衡,这时我们就应多为对方考虑,多忍让,对家长也是如此。 6、对于我们而言,生活中体会更深的可能是文中提到的后两种关系,但作者为什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列在第一位,且着大量笔墨进行论述呢? 因为这是人类公共面对的问题,它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且目前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们都时常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作者是希望利欲熏心的人类能够尽早地认识到这个关键的问题,改善自己对自然的态度。 7、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才是明智的?在生活中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比较好的做法有哪些? 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做朋友,甚至把大自然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像爱惜自己的生命那样去关爱大自然。 生活中的例子如:拒绝一次性筷子,不购买包装过于复杂精美的商品,节约水、电资源等。 1、作者认为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真,真情相待 忍,相互容忍 对于这方面,你有切身体验吗?能不能说说你是怎样处理日常生活中与别人的关系的? 思考与探究 2、你怎样理解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两句名言的? 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摒除心中的私心杂念,对生活持淡泊之心,令心神宁静,才可以令自己的精神追求进入更高的境界,令自己的志向更加远大。这样的人没有私心,也就没有了思想感情的矛盾。诸葛亮的一生正是如此,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毫无私心杂念。 拓展延伸 1、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并举了大量的例子,引用古圣先贤的名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