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厢式货车表面气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第20 卷第3 期 兵 工 学 报 Vol. 20 No. 3
1 9 9 9 年 8 月 ACTA ARMAMEN TARII Aug. 1999
厢式货车表面气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杜广生 王肇杰 刘丽萍 刘奕 林勤春 王继苒
( ) ( )
山东工业大学, 山东济南, 250061 山东鲁旋机械厂
摘要 本文用模型试验方法 ,在不同车型参数下研究了厢式货车表面局部
气流流动特性 ;揭示出在不同厢体高度和驾驶室与厢体之间间隙时流动特性发
生转变的事实 ,为厢式货车的气动造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厢式货车 ; 流动特性 ; 风洞试验
在已有轿车尾流流谱和厢式货车气动附加装置研究的基础上[1 ,2 ] ,本文用模型表面
测压和烟雾流场显示方法 ,研究了在不同车型参数下 ,厢式货车顶面气流流动特性 , 由试
验得出 :厢式货车的厢体高度、驾驶室与厢体之间间隙两参数对顶部气流的影响非常显
著 ;在某一匹配状态下 ,使得驾驶室顶部的旋涡区对厢体产生较好的屏蔽作用 ,厢体顶部
前缘分离区消失 ,实现产生最小气动阻力的最佳状态。
1 试验内容和技术条件
1 . 1 试验内容
厢式货车厢体高度 、厢体与驾驶室之间间隙等参数 ,对其阻力特性影响明显 ,但其影
响的内在原因并不明确[3 ,4 ] 。为此以 STEYR 邮政车为原型 ,采用埋管测压法 ,测量厢式
货车模型中心对称面处各点的压强分布 ,考察当上述二参数变化时 ,驾驶室表面、厢体的
迎风面和顶面的压强变化。为了进行辅助分析 ,对该模型还进行了烟雾流场显示试验 , 以
( )
期从流动机理上明确气动阻力和无量纲间隙 e 间隙和驾驶室长度之比 、无量纲厢体高
( )
度 h 高度差和车体总高之比 之间的复杂关系。
1. 2 试验技术条件
试验在山东工业大学 1. 2m 低
速、单回流开口风洞中进行 ,收缩段射
流出口为 1m ×1. 2m 矩形对称切角截
2
面 ,截面积 1. 12m ,试验段长 2m ,紊流
度 ≤0. 3 % ,技术指标满足有关试验要
求[5 ] 。堵塞比、雷诺数、地板等有关技
术要求按文献 [ 6 ] 设定。试验用二维
简化模型按 1 10 制作 , 如图 11 所 图 1. 1 模型示意图
示。 Fig. 1. 1 The simplified twodimensional model
1998 年 10 月收稿 ,1999 年 2 月定稿。
第 20 卷
兵 工 学 报
280
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 . 1 试验结果
压强的测量采用 3 组每组 18 支的排管 ,共布置 45 个测点。驾驶室和厢体形成的高
度差 ,使该处压强变化较大 ,是对阻力特性影响显著的部位 ,故测点布置较为密集 ,厢体顶
部流场变化不大 ,测点相对稀疏。试验分别在 30 、40m/ s 两个风速下进行。试验结果表
明两个风速下的数据基本一致。烟雾流场显示试验风速为 18m/ s ,以照像的方法记录流
场图谱。在此风速下试验尽管未进入自准区 ,但进行模型试验不可能做到流场的完全相
似 ,只能保持模型表面边界层以外的主流场相似 ,试验结果和测压结果的对照表明 ,两者
较为吻合。
试验共变换 5 个高度和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博物馆的学习风格.PDF
- 印刷工艺设计与管理.PPT
- 卫星影像之教学与应用.PPT
- 印后加工概述及基本知识.PPT
- 危险废物的预处理及再处理技术-中国环保网.PDF
- 即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金陵中学.PPT
-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伟翔环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DOC
- 厂址区域平面图相片-广汽日野.PPT
-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基础自主梳理知能层级突破教材深化.PPT
- 历史2阅读题组中国历史的起源与发展.DOC
- 2025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对接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社区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前瞻.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安全防护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市场细分与差异化发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旅游服务质量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产业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乡村旅游民宿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docx
- 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对交通安全水平提升影响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