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关中平原全新世土壤及土壤水环境研究
分类萼,照囊鏊遂
密缓;。.——
学号≯|.£.謦量3墅鳋
匆il巾彝只·擎
XINORMALUNIVERSlTY
作 者 李艳花
指导教师 赵景波教授
学科专业 自然地理学
提交日期 二oo六年四月
关中平原全新世土壤和土壤水环境研究
李艳花
摘要: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正在大规模地进行以植树种草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而
且在延安以南地区主要是恢复森林植被。如果该区不是森林发育的地带,那么不
仅会出现造林不成林的现象,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会导致植被退化和土
壤干燥化。现代气候是全新世气候的延续和发展,因此,研究全新世黄土高原中
南部塬区有无较广泛的森林发育,对现代的植树造林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地下水埋深大,该区植被的发育主要依靠来自大气降
水入渗形成的土壤水分,所以土壤水分的多少是决定不同类型植被发育的最关键
因素。人们对黄土高原土壤水分进行了很多研究,已经认识到较严重的土壤干层
是造成延安及以北地区人工林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已有的研究表明,土壤中重
力水的入渗深度能够指示土壤干层的有无和发育强弱,是决定植被类型的最主要
和最关键的因素。现代黄土高原地区的重力水入渗深度一般不能到达2m,2m以下
是入渗、运移很缓慢、含量低的薄膜水,所以容易形成长期性土壤干层和严重的
水分不足。
为此,我们选择和现代气候联系紧密的全新世作为研究时段,采取野外考察,
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CaCO,含量与微量元素测定、颗粒成分分析、土壤微
结构鉴定等多项指标,对关中平原全新世黄土、土壤和全新世土壤水环境进行了
研究,获得的主要认识有:
(1)应用CaC03淀积深度模型,结合土壤水分的运移规律和水分在土体分布中
的格局及其有效性,对关中平原全新世土壤水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现代降水量进
行验证。研究得出,全新世土壤s。发育时期,秦岭山前地带王庄剖面的重力水入
渗深度达到3m:关中平原中部安村剖面和西杨万村剖面的重力水入渗深度达到
2.12m;关中平原西部岐山雍川镇剖面的重力水入渗深度达到2.3m,重力水入渗深
度指示当时的年降水量为800ram左右。根据重力水入渗深度和重力水带之下厚约
lm的毛管水带的分布可知,s。发育时关中平原基本没有土壤干层发育,土层中的
有效水分布深度可以满足森林植被生长的需要,表明关中平原全新世中期古土壤
发育时的植被类型应为森林。
(2)通过对迷鹿村全新世古土壤下部木本植物根孔充填物的颜色、粒度成分
和矿物组成的研究,发现根孔充填物与全新世古土壤粘化层基本相同,应该是发
育在全新世古土壤形成的中、后期,当时古土壤的发育已经成熟。植物根孔的分
布深度和充填物的迁移深度指示全新世中期重力水的入渗深度有时可以达到4m,
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发育时深部土层含水量高,能够满足森林植被发育的需要。植
物根孔的分布和重力水的入渗深度表明当时植被应为森林,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发
育时深部土层含水量高。
(3)通过对关中平原全新世古土壤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鉴定以及CaCO,含量测
定、CaCO,迁移深度研究以及元素分析,发现关中平原全新世中期的成壤强度比现
代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显著强,当时形成的土壤与发育弱的黄棕壤基本相同。据
此判断当时的年降水量为800mm左右,那时暖湿气团的活动强度大,能够较频繁
地越过秦岭到达关中平原。
(4)关中平原全新世晚期黄土经历了明显的风化成壤作用,具备土壤的结构
和特点,具有残积一淀积粘化特征,表明Lo是在相对冷干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
该层黄土成壤强度与温带褐色土类似,具碱性褐土的性质。
(5)通过微量元素在剖面各层中的分布分析,可以看出s。发育时期降水较丰
富,植被发育较好,风化成壤作用较强,表层土壤较高含水量的阶段持续时间较
长,土层深部含水量较高。
(6)Sr元素迁移深度和CaC03迁移深度一样具有指示重力水入渗深度的作用。
sr含量表明全新世中期古土壤发育时基本没有土壤干层发育,当时有利于森林植
被发育。
(7)通过对颗粒成分的计算分析,发现全新世古土壤S。发育时的环境较现代温
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