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的选育及其对.pdfVIP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的选育及其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的选育及其对

杂 粮 作 物 2007,27(3):165一167 RainFedCroPs 文章编号:1003一4803(2007)03一0165一03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 的选育及其对 玉米育种的启示’ 刘志新,王延波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 摘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辽单565 具有矮秆、耐密、高产、优质、 高抗倒伏、高杭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2007年1月该品种通过辽宁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 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其选育技术及迅速扩大的应用面积,得到如下玉米育种启示:要以 市场需求确定选育方向;要注重资源创新;选育矮秆耐密型品种可能是玉米产量再上新台阶的 突破 口。 关键词:玉米;辽单565;密植;高产;育种 中图分类号:5513.032 文献标识码:B 1 辽单565的特征特性及水平 量9750一losookg/hm,,比对照种增产10%以 上。在2006年科技部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超高 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 产攻关田中,该品种在阜新市获得巧273k盯 米研究所选育,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该 hmZ,在建平县获得lsl74kg/hm,的较高产量, 品种具有矮秆、耐密、高产、优质、高抗倒伏、高抗 表现出巨大的增产潜力。 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2005年、2006年分别 被农业部 “科技提升”、“科技人户”项目及科技部 辽单565品质优良、商业性状突出,籽粒大、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确定为辽宁省重点推广品 整齐、百粒重高,色泽好、容重大(748 盯L)、角质 种;到2006年底该品种累计推广应用 130多万 含量高,作为商品玉米进人国内外市场有很强的 h扩,创造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007年1月 竞争力。另外,辽单565收获时脱水快,这有效地 通过辽宁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 减轻了东北地区的“水玉米”问题,也降低了储藏 先水平。 过程中的损耗。 1.1 矮秆耐密抗倒伏 1.3 生育期适中,适应范围广 辽单565具有理想株型的特点,株高中等、茎 辽单565在沈阳春播生育期120d,需有效积 秆坚韧,这保证了其密植的可能,种植密度可以较 温2700℃左右。可在东北三省、内蒙古、西北春 其它品种大幅度增加。2005年、2006年的增产潜 玉米区及黄淮海夏播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适宜种 力研究及高产攻关实践表明,该品种种植密度一 植区域十分广泛。 般可达67500一75000株/hm,以上,比其它大面 1.4 淀粉含且高、加工前景好 积应用品种种植密度(一般45000株/hm,)增加 辽单565淀粉含量达到74.91%,属于高淀 50%以上,不但没有出现倒伏,而且创造了超 粉玉米新品种,是淀粉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目 15000k岁hm,高产纪录。 前,世界淀粉产量约为4600万一5000万t,其中 1.2 产t高、品质优良 81%是玉米淀粉。用于深加工淀粉年均递增 经国家东北早熟组区域试验及辽宁、吉林、黑 14.9%,玉米淀粉列于其他淀粉之首。随着淀粉 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天津、安徽等地大 产品种类的增加和需求量的不断扩大,高淀粉玉 面积试种结果表明:辽单565大面积种植平均产 米新品种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辛 收稿日期:2007 一05一03 作者简介:刘志新(1973一),男,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