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新的半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拓扑 A Novel Topology of Half Bridge Zero-Voltage-Switching Converter
《电气应用》2006年第25卷第5期
一种新的半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拓扑
夏军 罗公伟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310027)
摘 要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半桥零电压开关主电路拓扑,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特点和
零电压开关的条件。最后用pspice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关键词 软开关 半桥 零电压开关 主电路拓扑 仿真
cr分别为输出滤波电容和电感。
1 引言
__——
近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猛,直流开关电
、Z‰:
源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航空航天、通信等众多领
域。如今,笨重、低效的电源装置已被轻小、高效
电源所取代。为了实现电源装置的高性能、高效 __——
率、高可靠性,减小体积和重量,就必须实现开关 __-_
l2lVD3
管的软开关技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半桥软开关技术的发
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谐振技术为代表,包括串 图1半桥零电压开关变换器主电路图
联谐振[1,2,11]、并联谐振[2,3,11]、串并联谐振【2,4|、
3 工作原理
准谐振[63以及多谐振[5’6J等技术,这类软开关技术
大多采用变频控制(PFM);另一类半桥软开关技3.1简化分析
术则以零电压开关[7柚]、零电压零电流开关技 为简化分析,作如下假设:
术[10]为代表,大多采用脉冲宽度控制(PWM)。 (1)所有开关管和二极管均为理想器件。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WM控制的半桥变 (2)所有电感、电容和变压器均为理想器件。
换器零电压开关技术,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特 (3)£f远远大于£k/n2。
点和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条件,通过pspice进行了仿 (4)L,足够大,在一个开关周期中,其电流
真设计,并最终通过实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基本保持不变,为,o,即三f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
为,。的恒流源。
2主电路拓扑
3.2驱动电压波形及电压电流波形时序图
本文提出的零电压开关半桥变换器主电路拓扑
开关管snS2和辅助管S3、S4的驱动电压波形,
如图1所示。Cdl和Cd2为输入电压Ui。的分压电
容,s,和s2为传统半桥电路的对称开关管,
点电压波形,iLk为电感Lk之电流波形。
VDsl、VDs2和Cl、C2分别为S”S2的体内二极
管和输出电容(或附加电容)。S,和S。则为实现3.3工作状态分析
零电压开关所需的辅助开关管,VDs3、VDs4和选取如图2所示之半周期内辅助管工作的过渡
C。、C。分别为其体内二极管和输出电容(或附加 状态(t。~t,时间段)进行分析,下半个周期电路
工作状态与此类似,只是辅助管和电流方向有所不
电容),L
k为变压器漏感(或附加电感)。为简化
同。主开关管工作状态与传统的PWM控制半桥电
分析,输出采用全桥整流和电感电容滤波,V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研究 Research on Wear Performance of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pdf
- TRIZ理论在技术预测中的应用 TRIZ & Application in Technology Forecasting.pdf
- TRIZ理论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Applying Research of TRIZ Theory in Car Design.pdf
- TRIZ理论在油茶苗嫁接机设计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RIZ Theory in Camellia Grafting Machine Design.pdf
- TGF-12型叶轮给粉机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 The Analysis and Handling to the Cause of TGF-12 Impeller Coal Feeder Abnormity.pdf
- Web Service技术在电网稳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eb Service Technology on th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pdf
- X射线安检设备中带式输送机驱动部分的设计计算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Belt Conveyor's Driven Unit in X-ray Security Inspection Equipment.pdf
- X射线飞点扫描盘形狭缝斩波轮 X-ray Flying Spot Scans the Slot Chopper Wheel.pdf
- ±500kV龙泉换流站极Ⅰ极母线直流分压器故障导致直流系统闭锁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DC System Block Caused by Pole Ⅰ Pole Busbar DC Voltage Divider Fault of±500 kV Longquan Converter Station.pdf
- ±500kV换流站谐振现象分析 Analysis of Ferromagnetic Resonance in ±500kV Converter Station.pdf
- 一种新的小波变换功率测量整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n a novel power measurement integer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pdf
- 一种新的大型电站煤粉锅炉蒸汽温度控制方法探讨 Exploration of a Novel Method for Control of Steam Temperature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pdf
- 一种新的实现Σ-Δ调制小数分频的方案 New project of realizing decimal frequency division of Σ-Δmodulation.pdf
- 一种新的大用户进入电力市场购电模式研究 A New Model of Large Electricity Customer Access Regional Power Market.pdf
- 一种新的多中继协作网络的分集复用折中 Diversity-multiplexing tradeoff of a new multiple relay cooperative network.pdf
- 一种新的应用于高压大容量变频器的失电跨越控制策略 A new control strategy of power loss ride through in MV inverters.pdf
- 一种新的差值SVPWM调制方法 A Novel SVPWM Modulation Method.pdf
- 一种新的电力电容器连续调容方法研究 A new kind of method of adjusting continuously capacitance for electric power capacitor.pdf
- 一种新的恒频软开关变流器 A New Constant-frequency Isolated Soft-switched Converter.pdf
- 一种新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计算方法 A New Method for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tability Calculation.pdf
最近下载
- 陈永鑫《茉莉花二重奏》吉他谱.pdf VIP
- 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救助照料支持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标).doc
- PowerFlex 700变频器用户手册(中文).pdf
- 年产15万平米水泥预制板生产建设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VIP
- BOSS效果器GT8音色.doc VIP
- BOSS GT-8中文说明书.pdf
- 医学科研方向研究进展汇报.pptx
- 地球表部圈层相互作用.ppt
- 通用汽车网络安全随机数生成规范CYS9000 -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Security.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