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晚秋乡愁》、《你是人间四月天》学案整理.docVIP

大学语文《晚秋乡愁》、《你是人间四月天》学案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晚秋乡愁》、《你是人间四月天》学案整理

蓉子介绍  蓉子(1928—)女,诗人。本名王蓉芷,江苏涟水人。大学肄业,考选部交通事业人员高等考试及格。1948年去台湾。1951年开始写诗。1955年与诗人罗门结婚,以“伉俪诗人”多次出访各国。并参加“蓝星”诗社,主持后期《蓝星诗页》及《蓝星一九六四》的编辑工作。曾任妇女写作协会值年常务理事、青年写作协会常务理事兼诗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出席在菲举行第一届世界诗人大会与罗门获“大会杰出文学伉俪奖”,接受菲总统大绶勋章。曾获“国家文艺奖”、国际妇女年国际妇女文学奖、青协第一届文学成就金钥奖。曾先后应聘担任各公私文化教育机构文学奖评审委员,曾应聘担任“文建会”与东海大学合办“文艺创作研习班”诗组主任。一九六五年曾以诗人身份同小说家谢冰莹、散文家潘琦君,应韩国文化出版界之邀,组成女作家三人代表团赴韩做了一次全国性的访问。一九八三年曾参加新加坡第一届国际华文作家会议。曾赴菲讲学以及应邀赴香港大学、泰国与美国……等地发表有关诗的讲演。曾担任一九八九年亚洲华文女作家文艺大会主席。名列《世界名诗人辞典》。至今任有新作,被誉为永远的青鸟 二、这首诗由什么意象引起作者思归不得的乡愁? 诗人独立庭院,由簇立在“古老花瓮”的“雏菊”而引起思归不得的乡愁。 三、这首诗从感情流程的形态来看,以什么为线索,选取多种意象组成几个画面。在这些画面上渗透着诗人无法排遣的身世之感、飘零之痛。 诗按现在——过去——现在的线索来展现作者的回忆,具有强烈的对比,加上托物言情的手法,使这首诗具有古琴般的韵致。 四、为什么这首诗被称作蓉子乡愁诗的经典之作? 本诗由簇立在“古老花瓮”中的“雏菊”起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往事深切地怀念之情。诗歌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地间顺序来展现作者的回忆,每一段回忆,都是一幅由有特殊含义的意象组成的画面,画面上渗透着诗人无法排遣的身世之感和飘零之痛,正因为作者巧妙地把桑梓情和爱国心结为一体所以说本诗为作者乡愁诗的经典之作。 五、结合第一单元席慕容、余光中的乡愁诗,仔细体会诗中“乡愁”与“国愁”的关系。 当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对自己的命运悲欢与祖国命运相关时,其乡愁意识就超越了自我,达到期盼祖国统一的国愁。 六、林徽因介绍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 HYPERLINK /view/694806.htm \t _blank 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 HYPERLINK /view/2126.htm \t _blank 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 HYPERLINK /view/125677.htm \t _blank 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 HYPERLINK /view/1671533.htm \t _blank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 HYPERLINK /view/3081378.htm \t _blank 九十九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 HYPERLINK /view/14176.htm \t _blank 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 HYPERLINK /view/2031.htm \t _blank 金岳霖。 七、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说这是林徽因为梁从诫写的,一说是为徐志摩所作。你认为哪种说法更符合这首诗的实际的? 从诗中的意象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的长子梁从戒的,用来表达她对孩子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八、诗歌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意象组接? 用比喻性的意象结合形容词性的词语将关联的意象串联起来。 九、为什么这首诗的诗情真挚纯净?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 HYPERLINK /z/Search.e?sp=S%E5%8D%8E%E7%BE%8E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 HYPERLINK /z/Search.e?sp=S%E8%AF%97%E6%AD%8C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诗歌采用 HYPERLINK /z/Search.e?sp=S%E6%96%B0%E6%9C%88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