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必读书.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孩子必读书

我本是未能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当代儿童,没有三五岁倒背《论语》如流水的实力,也没有《三字经》,《千字文》的幼年启蒙。走过的道路与全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类似,沐浴在新中国阳光下,享受全世界最失败的教育,不过好歹没有成为废人一个,外加精神残疾。      我没有生识之无的天生本事,却也不知不觉成为书虫,三岁看老,归根结底,还是童年时代读书经历的缘故。      云中君说到《上下五千年》之类,不禁勾起我往昔美好回忆,毕竟当年启蒙读物,一一罗列书架之上,也曾为之沉迷,日日靠窗阅读,伴时光消磨,夕阳西下,书上的文字也模糊。      以下罗列些童年读过好书,立此存照,以为纪念。            《十万个为什么》      八十年代是个可爱的怪胎,文学艺术繁荣得不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然而又是个科学至上的年代,数理化备受推崇。      我五岁就得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还是step mother给我的礼物,之所以选择《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受了推崇科学的时代风气的影响吧。      Step mother太高估我的能力,当时字都认不全,回来只能由俺爹读,我来听,依然记得第一次读的是《化学》那册,关于白炽灯,但是没有什么感觉,可见我与化学有缘无份。      于是束之高阁许多年,待我上小学,字认全了,才开始读它。《十万个为什么》每一本封面都有层玻璃纸,最先把玻璃纸读烂的是《天文》,      那时候我多么痴迷天文,记星座,认天图,这预示着我将来可能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至少也是深度天文爱好者。      接着烂掉了《地学》,《气象》,(所以我地理成绩一直好,外出旅游总是我带路),《动物》,《植物》,(童年真是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一直烂不掉的就是《数学》,《物理》,《化学》,我真是名副其实的冥顽不灵。      小学四年级时候,买了《十万个为什么》增补版,一样的黑色封面,一样的编排,再后来,整合之后出了新版本,不过与我无关了。            《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文化五千年》      小时候姑父家有一套五卷本的《上下五千年》,我借了最后一本,宋朝到清朝,紫色封面,第一篇是宋太祖黄袍加身,看完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受,只觉得插图不错。继续看了包公等几位的故事,也就算了。      待到四年级的时候,一女生放学路上突然问我,禹的儿子叫什么,我答不上,她得意地说是启;又问启的儿子,我还是默然,她笑道,太康,接着是仲康;于是又叫我续下去,我思索片时,总结出规律来,答道:那么是小康?几位书女笑得花团锦簇,笑得我满心不悦。      当时我乃班级学术领袖,经此刺激,很快去买了《上下五千年》(橙色精装本),《世界五千年》(蓝色精装本),刻苦钻研,恶补一番,终于满足了虚荣心。但是终究也没有读完。      后来又出了一套上下卷的《文化五千年》,也买了来。说的是文化沿革,典章制度,建筑文物,其实就是文学史+美术史+建筑史+典章制度史+戏剧史+……显然更得到我的青睐,翻了不知多少遍。可惜这套书错字不少,纸质也差,五年级生如我也能找出不少问题,好在没有重大隐患,以致贻害无穷。         以上书籍都是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除了最后一本不尽人意,需要校正,其他均可说是优秀之作,足以流传。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      都是北京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品,不仅优秀,简直是精品。(至今不清楚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和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关系)。      前三者加上《西汉故事》是完整的一套,林汉达先生的通俗历史著作,专门给小孩子看的,也是日后《上下五千年》的底子。      我只从姑父那里得到三本,是我但是最喜欢的书,年三十的晚上还在阅读。林汉达的先生的文字,典型的北京白话,极多的语气词,呐,呀之类,很生动,通俗易懂,流畅而有韵味。插图也好,传神写照。      本来就是三本旧书,被我看到更破旧,但是真是好,尤其喜欢前两本,管仲,百里奚,伍员,张仪,苏秦,……这些个故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先秦时代的精神,我一辈子记着,心向往之,粗浅的理解来,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书后还有地图,那时候还迷恋它,自己仿效绘制了许多张春秋战国地图,有的小诸侯国没标注,查字典,对照今日地图标出来,乐此不疲,算是一种训练,所以我现在依然擅长绘制地图。      《中国古代文学家的故事》我只拿到一本,从屈原到小李杜,虽然内容在文学史里司空见惯,但是对于我是循循善诱的启蒙,永难忘怀。插图比《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东汉故事》还精美,确是名家手笔。编写这样一本书,出版社真是狮子搏兔,做到了尽善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