苊安全技术说明书 - 南京试剂.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苊安全技术说明书 - 南京试剂

苊 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苊 企业名称: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化学工业园赵桥河南路109号 国家应急电话: (0532)3889090; (0532)3889191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 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类别 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 别 3), 呼吸系统,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 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皮肤。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避免 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戴防护手套。 [储存]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苊 分子式:C12H10 CAS No.:83-32-9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如果吸入 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 分通风。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环保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 理。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储存条件: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 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第八部分 防护措施 接触极限: 不含有职业接触限值的物质。 工程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以前和操作过此产品之后立即洗手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面罩与安全眼镜 身体防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 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手 防 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 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 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第九部分 物理化学性质 外形 (20°C):固体 气味:无资料 气味阈值:无资料 pH:无资料 熔点:90 - 94 °C - lit. 沸点/沸程: 279 °C - lit. 闪点:125.0 °C - 闭杯 蒸气压:13.3 hPa 在 131.0 °C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密度:1.226 g/cm3 在 25 °C 溶解度:无资料 自燃温度:无资料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无资料 禁忌物:强氧化剂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危险的 分解产物:在着火情况下,会分解生成有害物质。 - 碳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 IARC: 3 - 第3组:未被分类为对人类致癌 (1,2-二氢苊)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一次接触)吸入 - 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