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年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doc

2012年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和防治预报

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与防治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二代二化螟在混栽区中等偏重发生,纯单季稻区中等发生,混栽区卵孵始盛期7月13-15日,高峰期7月21-23日,盛末期7月25-28日,纯单季稻区发生期较混栽区迟4-5天;四(2)代稻纵卷叶螟轻发,低龄幼虫高峰期不明显;四(2)代白背飞虱与三代灰飞虱混合种群中等偏轻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7月12-15日;单季稻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单季稻稻曲病中等偏重发生;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在单、双季晚稻上中等偏轻发生。 二、预报依据(附后) 三、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根据病虫害发生区域性特点、品种、生育期差异,抓住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实施总体防治。单季杂交稻以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为防治重点,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单、双季晚稻注意预防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 2、防治适期和主攻对象 (1)7月14-16日:单季稻主治二化螟,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杂交稻普治纹枯病; 纯单季稻区推迟3-4天用药,混栽区杂交稻间隔7天补治二化螟。 (2)7月28-31日:单季杂交稻主治稻曲病、纹枯病,查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早播单季粳稻防治纹枯病,查治卷叶螟、二化螟;双晚秧田3-4叶期防治灰飞虱、稻蓟马,预防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移栽前3-5天防治二化螟。 3、防治药剂: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选择下列药剂混配。 防治二化螟、兼治卷叶螟亩用:①12%甲维(阿维)·氟虫双酰胺(护稼、稻腾)10-15 ml;②25%唑磷·毒死蜱或48%毒死蜱100ml+2%阿维50-60ml;③25%哒嗪硫磷或2.5%阿维氟铃脲100ml。 防治稻飞虱亩用: 10%吡虫啉20-30g;10%烯啶虫胺20-30ml。 防治纹枯病、稻曲病亩用:12.5%井岗腊芽菌200 ml ;12.5%井稀唑60-80g;5%己唑醇70-80ml; 12.5%氟环唑(欧博)30-40 ml。 注意:高温季节,施药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农药中毒。 附:预报依据 (一)二代二化螟 1、一代残虫量:7月2-3日在六郎镇、 陶辛镇、红杨镇等地调查:早稻田亩残虫量267-2268头,加权平均676头,为近三年均值的4.2倍;单季杂交稻亩残虫量0-222头,加权平均127.3头,为近三年均值的65.5%。 2、发育进度:早稻田:蛹占33.5%,预蛹占20.3%,六、五、四龄幼虫分别占25.4%、15.3%、5.6%,发育进度比常年提前2-3天。单季稻田以预蛹至5龄幼虫为主。 3、气候和寄主:7月中、下旬单季杂交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水稻生长浓密茂盛,小气候和寄主营养条件均有利于二化螟的繁殖危害,混栽地区单季稻,尤其单季杂交稻易受集中为害。 (二)四(2)代白背飞虱 1、迁入虫量少。灯下无明显迁入峰,截止7月4日,灯下未见。 2、田间虫量。田间系统调查见虫迟,虫量一直较少,7月2-3日在六郎、陶辛、红杨等地调查,单季杂交稻田百丛虫量4-44头;全县总平均百丛20.5头(其中成虫平均16.5头),属历史上偏低年份,与09年同期值相当,是2011年同期值的2.3倍。同期卵量调查,单季杂交稻平均百丛126.3粒(幅度0-884粒)。 3、寄主与气候:7月中、下旬中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营养条件丰富,有利于白背飞虱的繁殖;7月中旬若有降雨过程,将有利稻飞虱续迁及产卵和若虫成活。 (三)四(2)代稻纵卷叶螟 1、灯下和田间无明显迁入峰。截止7月4日,灯下未见成虫;田间虫量调查;早稻田系统赶蛾未见。7月2-3日在六郎、陶辛、红杨等地单季稻田普查,亩均蛾量3头(幅度0-22头),是近年来的同期最低值,见蛾期和蛾量均与去年相似,属近年来偏迟年份。 2、气候及寄主有利发生。7月中旬若有降水过程,将有利稻纵的迁入,加之南方稻作陆续成熟,稻纵卷叶螟将逐步向长江中下游迁飞,田间可能出现新的迁入峰,蛾、卵量将进一步上升。单季杂交稻处分蘖期,有利稻纵卵孵和幼虫卷叶取食。 (四)单季稻纹枯病 1、田间病情。发病时间较前几年早3-5天,据7月2-3日在六郎强湾、东八村,陶辛友谊、北胡村普查,单季稻移栽田丛发病率平均8.33%(幅度0-28%);株发病率平均0.89%(幅度0-3.06%),分别是去年同期值的1.9倍和1.8倍,与2010年同期相当。 2、寄主与气候条件适宜。7月中、下旬我县单季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水稻长势旺盛,田间郁蔽度高;随着田间陆续复水,小气候和寄主条件均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 (五)单季杂交稻稻曲病 近几年单季杂交稻稻曲病在我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当前种植的两系杂交稻(超级稻)易感稻曲病,若破口抽穗期雨水天气多,将有利于病害发生。 六、三代灰飞虱与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 1、田间虫量:二代灰飞虱发生轻,今年梅雨期短、梅雨少,不利灰飞虱发生。 2、早稻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