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工艺中纺织考
中国古代造纸印刷工艺中的纺织考
收稿日期:2009-08-28;修回日期:2009-12-14作者简介:李强(1980- ),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纺织工程。通讯作者:杨小明,教授,博导,ynide@。
中国古代技术发明灿烂辉煌,但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四大发明中的造纸工艺、印刷工艺对于世界文明的传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古代造纸工艺和印刷工艺中蕴藏着大量的纺织因素,可以说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辉煌成就造就了造纸工艺和印刷工艺的发明。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与造纸工艺、印刷工艺之间有着密切渊源关系,对此,许多学者都持类似看法,并有过阐发[1]。但前贤一般只是提出论点,却少有给出论证者。本文旨在提出一些论证,以期初步填充两者之间阙失的部分链环。
1 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伟大成就启发了造纸工艺
1.1 纸定义中的纺织技术考
纸从产生就与纺织技术联系密切,从考究“纸”字即可见一斑。中国古代纸的演变经历了缣帛纸→丝絮纸→植物纤维纸(即蔡伦造纸术所造的纸)。《后汉书?蔡伦传》中有“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纸”的说法,“缣帛”是中国古代丝织物的总称。由于《后汉书》成书于公元445年,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从《后汉书?蔡伦传》及其成书年代可以肯定:虽然缣帛纸并非是植物纤维纸,但从南北朝时期人的角度来看,缣帛纸同植物纤维纸的用途一样,故有缣帛纸一说。因为《后汉书?蔡伦传》为南北朝时期的人所著,而传中所记载的是东汉时期的事,故“缣者谓之纸”的说法有些历史辉格解释的意味——即用极端的“以今观古”的方式编写历史[2],因此在采用这些材料时要谨慎。但“缣者谓之纸”的说法却从一个方面说明纸的产生与纺织技术,特别是与丝织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考证古代文献典籍,可以发现记载东汉以前关于“纸”字的文献都是后代人撰写或加注的,明显带有辉格解释的意味,不足为据。对于纸的描述比较可信的文献有两处,一处为东汉早期许慎的《说文解字》(公元100年成书),另一处为东汉末年的《东观汉记》(公元188年成书)。《说文解字》说:“纸——絮——苫也。从纟。”“絮——敝帛系也”“苫——潎絮箦也”“潎——于水中击絮也”“箦——牀栈也,即竹席”“纟——细丝也……凡丝之属皆从纟”。由此可见“纸”的定义是:在水中击敝丝絮时,存在竹席上的一片絮渣[3]。《说文解字》中关于纸及其相关的解释说明:远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高浓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东观汉书》中有“黄门蔡伦,字敬仲,典作上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渔网作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也”。从这两则文字中所涉及的时间上看,《说文解字》关于纸的解释要早蔡伦发明造纸工艺5年,看来“纸”的原义并不是指蔡伦所造的植物纤维纸而是丝絮纸。此外,蔡伦的纸在东汉时称为“蔡侯纸”,更是说明纸的原义是丝絮纸,只是“蔡侯纸”出现后由于制作方便、经济实用,导致大行其道,最终纸的定义由“蔡侯纸”所取代。
1.2 中国古代造纸工艺中的纺织技术思想
中国古代造纸工艺(特指中国古代植物纤维造纸工艺,全文同)中比较重要的工艺有三道——发酵制浆、高浓打浆、抄纸。发酵制浆实质上源于纺织技术中的沤麻脱胶工序,而高浓打浆和抄纸则源于纺织技术中的漂絮工序。沤麻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考古学家在浙江钱山漾发现4 700多年前的苧麻纤维似乎已有沤麻脱胶处理。到春秋时期孔子所撰写《诗经?陈风》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关于沤麻的最早文字描写记录。沤是利用水中微生物分泌的果胶酶,分解植物韧皮和茎叶中的胶质,使纤维分散而柔软[4]。而中国古代造纸工艺中的发酵制浆俗称“沤料”,它是利用自然界某些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催化作用,将植物纤维中的一部分非纤维素物质如淀粉、果胶、半纤维素、木素等分解,使纤维分离成纸浆。可见沤麻和发酵制浆其工序是极其相似的,因为从字面上看两者都是“沤”,所不同的是所沤的程度不一样,沤麻脱胶只是沤软而发酵制浆则是将纤维分离成浆。发酵制浆的思想可能源于沤麻脱胶操作失误致使纤维分离成浆所致。《齐民要术》指出沤麻“太烂则不任”,而发酵制浆则所需要的正是“不任”。高浓打浆和抄纸思想则源于漂絮思想。高浓打浆也称捣料,是利用人工或自然力将浆料舂打、捣碎,成为纤维被疏解的纸浆,同时部分发生分丝帚化和润胀水化现象[5]。漂絮工序是处理次茧的方法,操作时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由此可见,造纸工艺的高浓打浆工序和丝织工艺的漂絮工序都用木棒在篾席上捣料,而漂絮工序的应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魔力宝贝单机版拼图及部分版本游戏攻略与技巧.doc
- 魔术头巾使用方法.doc
- 魔术橡皮擦使用.doc
- 魔法中一些方法.doc
- 高音质低价格小型音箱DIY.doc
- 高精度数字酸度计设计和实验.doc
- 魔法哲学.doc
- 魔法阵种类.doc
- 魔芋胶在肉制品中应用.doc
- 鸟巢型气泡温室和迷你型植物工厂项目和俄罗斯达成合作.doc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逆袭破题卷1.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必刷卷 .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计价》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安装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预习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会计实务》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冲刺提分卷.docx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全真模拟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