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xentery)是巾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内传染病,
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儿童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青壮年。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里急
后重和粘液脓血便。
【病因及发病机理】痢疾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分为甲、乙、丙、丁四群。在我
国,细菌性痢疾常由乙群福氏菌引起,其次为丁群宋氏菌,再次为丙群鲍氏菌,由甲群志
贺氏菌引起者很少。病菌随患者及带菌青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饮水,食物、食具和手,
而后经消化管而传染。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痢疾杆菌的致病作用,主要是靠细菌对肠粘膜上皮的侵袭力和毒素。痢疾杆菌裂解后
能释出强烈的内毒素,除内毒素外,志贺氏菌还能释放外毒素,这些外毒素具有细胞毒
性、神经毒性和肠毒性作用。
痢疾杆菌进入消化管后是否发病,视细菌的数量多少和毒力大小,肠管防御功能和全
身抵抗力的强弱而定。在全身抵抗力强的情况下,大多数细菌在经过胃时可被胃酸杀灭,
少数未被杀灭进入肠内的细菌,通过肠管的防御功能,如肠内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肠粘
膜上皮分泌的特异性抗体(主要为lgA)的排斥作用,使其不能侵袭肠粘膜引起发病。当
肠管防御功能及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如胃酸缺乏、肠内菌群失调、暴饮暴食、营养不良、
过度疲劳等),未被杀灭进入肠管的细菌就可以侵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在其中繁殖,而后
再侵入粘膜固有层继续繁殖,释放毒素,引起肠管病变。毒素吸收入血后,可引起全身中
毒症状。
根据上述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的预防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如检出、隔离和治疗患
者及带菌者。讲究饮食卫生,防蝇灭蝇,以切断传播途径。提高肠管防御功能和全身抵抗
力,如使用活菌疫苗等。
【类型及病理变化】根据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经过的不同,细菌性痢疾可分为急
性、中毒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严重时可累及整个结肠,甚至
回肠下段。
肠管病变开始为急性卡他性炎,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粘膜和粘膜下层充血、水
肿,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皱襞肿胀、有散在性点状出血,粘液分泌亢进,肠腔内有
血性粘液性渗出物。如病变进一步发展,粘膜表层坏死,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坏死粘膜组
织与渗出的大量纤维素及红、白细胞,共同形成灰白色或灰红色糠皮样的假膜,覆盖于粘
膜表面而变为假膜性炎 约在发病后一周,假膜被中性粒细胞崩解释放的蛋白水解酶逐渐
溶解脱落,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溃疡。溃疡多浅表,很少超过粘膜层,溃疡周边的粘膜
常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炎症消退,溃疡经再生而愈合,不留明显瘢痕,不引起肠
狭窄。少数患者转为慢性。
2、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致病菌常为毒力较低的福氏菌或宋氏
菌,其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或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
完全,功能不稳定,对痢疾杆菌毒素产生强烈反应有关。
本型痢疾的病变特点是: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而肠管病变和症状却轻,肠壁
常只发生轻度急性卡他性炎症。有时为滤泡性结肠炎,肠壁淋巴小结增生肿大。患者于发
病后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即出现中毒性休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毒素作用,交感-肾上腺髓
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所致。有些患者由于毒素作用,
或中毒性休克所致的脑微循环障碍和缺氧而出现脑部病变,主要为大脑和脑干充血和广泛
水肿,可引起颅内压升高,甚至脑疝形成。
3、慢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的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者为慢性,多数是由急性细菌
性痢疾转变而来。急性细菌性痢疾转变为慢性的原因,可能与细菌的类型(乙群引起者易
变为慢性),胃肠疾病,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低,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不当等因素有
关。
慢性细菌性痢疾肠内病变的特点是:肠壁溃疡有的已愈合,有的继续扩大,同时又有
新的溃疡形成。溃疡较急性深,多达肌层底部凹凸不平,溃疡边缘粘膜常过度增生而形成
息肉。肠壁纤维组织增生,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由于病变反复进行,纤维组织大量
增生,可使肠壁增厚、变硬,严重者可致肠狭窄。
大多数患者可治愈。有的可因饮食不当,劳累、受凉或继发肠内感染而出现急性发
作。少数转为慢性带菌者,成为本病重要的传染源。
【病理与临床联系】
1、肠管症状急性细菌性痢疾常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肠管症
状。腹痛是由于肠管炎症和细菌毒素刺激,肠蠕动增强和肠肌痉挛所致。因乙状结肠病变
较重,所以腹痛主要在左下腹。腹泻是由于肠壁吸收水分减少,浆液渗出及肠蠕动增强的
结果。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