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從政》篇研究(三題)(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陳劍 一、簡文補釋兩則 (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從政》簡甲8~甲9 聞之曰:從政有七幾:獄則興,威則民不道,滷則失衆,(猛)則無親,罰則民逃,好[刑]【甲8】□則民作亂。凡此七者,政之所(殆)也。……【甲9】 其中“滷則失衆”的“滷”字原作如下之形: 原考釋云:“从水,其右旁有異於‘西’,釋暫缺。”何琳儀先生釋爲“洒”,謂“洒當訓‘散’或‘播’,亦作‘灑’。”陳秉新先生亦釋爲“洒”,訓爲“高峻”。按不論是訓“散”或“播”或“高峻”,其實都是無法講通簡文的。周鳳五先生釋右旁爲從“舟”,謂“此字從水,舟聲,可以讀爲輈張、譸張,訓‘誑也’,見《尚書·無逸》。簡文是說,爲政者如果欺誑不實,就會失去民心。”周先生所引字形上的證據,即《包山楚簡》簡二七六“受”字所從的“舟”形,蘇建洲先生已經指出跟簡文“滷”字右半所从並不相同。 黃錫全先生指出:“戰國文字‘西’與‘鹵’每每混同,不易區分。如包山楚簡的(盬)、鹽等字,所從的‘鹵’有的就與‘西’字寫法一模一樣。”他據此釋此字右半爲“鹵”,此可從。但他認爲“”就是見於《玉篇》、《集韻》的“滷”字,同“鹵”,訓爲“鹵莽”,却不可信。其所引以爲說的《莊子·則陽》的“君爲政焉勿鹵莽,治民焉勿滅裂”,“鹵莽”、“滅裂”都應該是叠韻連綿詞,我們在古書中,實際上是找不到“鹵”字單用就有“鹵莽”義的例子的。 我們認爲,簡文“滷”字與字書中音“郎古切”、訓爲“苦”的“滷”字其實無關,兩字僅是同形字的關係。簡文“滷”其實應是“鹽”字異體。 戰國文字中“鹽”字多作“”形,見於包山簡147、上博竹書《容成氏》簡3等。或上半增从“水”作如下之形: 可隸定作“”。此字見於齊“亡右”戈(《殷周金文集成》17.10975),黃盛璋先生釋爲“鹽”,“亡鹽”即齊地“無鹽”,其說久已得到公認。“”字“从水从或从滷从皿,是的繁構”。 衆所周知,戰國文字中省略偏旁的現象非常多見,“(鹽)”形省略“皿”旁,就成爲簡文“滷”字了。“滷”既可釋爲“鹽”,則在簡文中顯然當讀爲“嚴”。從讀音來看,兩字古音韻母相同(韻部都是談部,中古都是開口三等字),其聲母“嚴”爲疑母,“鹽”爲余母,也有密切關係。諧聲系統中不少余母字跟舌根音有關,如“穎”、“潁”爲余母字,其聲符“頃”及同聲符的“傾”等則是溪母字;“姬”(見母)从“”(余母)聲,“君”(見母)从“尹(余母)”聲,“愆”(溪母)从“衍”(余母)聲,等等。見於秦文字並爲後世所延用的“鹽”字,應即在“”形基礎上加注聲旁“監”而成(“監”跟“”可以看作共用“皿”旁),“監”字本身也就是舌根音見紐字。此外如“與”(余母)字本从“牙”(疑母)聲,其聲旁後來寫作“与”的就是“牙”之變形,更是說明“鹽”、“嚴”相通的聲母關係之佳證。 古書中“嚴”常用爲“威嚴”義,引申爲“嚴厲”、“嚴急”(《說文·吅部》:“嚴,教命急也。”),可跟“寬”相對爲言。如睡虎地秦簡《爲吏之道》:“敬而起之,惠以聚之,寬以治之,有嚴不治。”《鹽鐵論·周秦》:“故政寬則下親其上,政嚴則民謀其主。”而在《論語》中,“寬則得衆”之語兩次出現(《陽貨》、《堯曰》),正跟簡文“嚴則失衆”之語相反相成。 前引此段簡文還有兩處需要作一些補充討論。“”字原考釋引《說文》“怲,憂也”與《詩·小雅·頍弁》“未見君子,憂心怲怲”爲說。我們以前將它釋爲“猛”,謂:“‘猛’即‘威而不猛’之猛,《左傳·昭公二十年》云:‘大叔爲政,不忍猛而寬。……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可與簡文講‘從政’的‘猛則無親’參讀。”但在讀音方面僅說“‘丙’與‘猛’音近可通”,而未舉證,引起其它研究者的懷疑。今按郭店《老子》甲本簡33“攫鳥獸弗扣”,“”今本作“猛”。“”字从“丙”字增“口”形的繁體爲聲符,與“猛”同从“犬”爲義符,應即“猛”字異體。此可爲簡文“”之讀爲“猛”之佳證。从“丙”之字跟“猛”相通,跟“陌”、“貊”之从“百”聲相類。 簡文“”字原讀爲“治”,周鳳五先生主張讀爲“殆”,云:“簡文‘七機’指的是爲政者的七種不當措施以及所招致的七種不良後果……‘七機’的用語與價值判斷都是負面的,則讀作‘政之所治’,意指七機能使政治清明,顯然是不妥的。簡文應當改讀爲‘政之所殆’。殆,危也。《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用語與簡文類似,可爲旁證。”其說可從。另可補充一證:《逸周書·命訓》云:“極命則民墮,民墮則曠命,曠命以誡其上,則殆於亂;……極福則民祿……;極禍則民鬼……;極醜則民叛……;極賞則民賈其上……;極罰則民多詐,多詐則不忠,不忠則無報。凡此六者,政之殆也。”與簡文相近。 (二)、《從政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