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
序 言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是江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省委、省政
府作出沿海开发的战略决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意义重大。
江苏沿海开发区域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市区以及赣榆、东海、灌云、灌
南、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海门、启东等14个县(市)。
沿海开发影响范围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全部区域。2005年,本区人口1712.74
万,面积2.84万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2596.82亿元,分别占全省的22.9%、27.7%和
1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167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1.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
15.9:50.7:33.4。
加快沿海开发将使本区与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共同构建全省生产力布局的主
体框架,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态势,促进苏中、苏北快速发展。编制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主要
是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开发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规范开发秩序,引导市场主体行
为,凝聚力量,形成共识,促进发展。
江苏沿海开发总体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及《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编制依据,充分吸收了《江
苏省沿海地区地质环境评价报告》、《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06-2010)》的相关成果,
并与《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
规划》、《江苏省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总体规划》等进行衔接。本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
2015年为规划目标期,重点明确“十一五”期间的开发任务,是沿海开发的指导性文件,其
空间布局要求具有约束性。
第一章 开发条件与目标
第一节 开发基础
1.区位条件。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突出。本区位于我国沿海地区中部,是我国沿
海、沿江、沿陇海线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南部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是
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拥有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是陇海—兰新地区的
重要出海门户;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2.资源环境。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后备资源得天独厚。本区人均土地面积2.31亩,比
全省平均水平多0.23亩;沿海滩涂面积1031万亩,约占全国的1/4;有近百万亩低效盐田,
通过结构调整可用于其他产业发展。沿海潮流通畅,风速大,风力资源丰富。拥有亚洲最大
的海岸滩涂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减缓风暴潮灾害和净化环境等功能。临海地带人口密度
低,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2,开发空间较大。海岸类型多样,自然景观独特,拥有国家级
珍禽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多处可建深水海港。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吕
四渔场和海州湾渔场为全国重要渔场,海洋资源综合指数居全国第四位,是全国海洋资源富
集区域之一。
3.产业基础。本区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农业比较发达,是
我省重要的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初具规模,纺织、机械、汽车、化工等已成
为主导产业;建筑业较为发达,旅游业特色鲜明,海洋产业在部分领域具备明显的比较优
势。
4.存在问题。发展定位不够明确,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港口、城镇、产业发展互动不
够;建港条件不够优越,港口功能较弱,布局比较分散;产业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关联度
不大;临海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通达性较差;沿海城镇体系不够完善,缺乏带动力强的中心城
市;沿海地区土壤盐碱度较高,淡水资源相对缺乏等。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5.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这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科学判断。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化的
快速推进,重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长相对较快,能源和原材料消费需求将继续增加,大规模利
用世界资源的趋势日益明显。本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建设大型深水海港的条件,为国
内能源资源的区际调动和国外资源的进口提供了便利的通道,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资源进
口、储备、加工基地。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和区域产业转移步伐加快,
将直接推动本区经济加快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彭州市白鹿镇产业总体规划要领.doc
- 简支梁横向振动求解.ppt
- 谁是违法建设主体.doc
- K414000城市给排水工程.pdf
- 雅安市重点文物古迹的现状及价值.doc
- 临沂规划标准教材.docx
- 第01章_气化装置B标段塔吊施工方案.doc
- 可口可乐企业文化详解.doc
- 配电室运行管理有关规定与制度.doc
- 封丘县手足口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方案(副本).doc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德宏职业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微信营销策略与应用》课件.ppt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计算机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计算机)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