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应注意的问题
我自2007年5月份到交警三大队事故中队参加工作以来,我积极学习,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说句实话,刚开始到事故队的时候,比较新鲜,因为事故处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民警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和较强的法律知识,但我刚进事故队的时候,法律知识浅薄,又不能“脱产”培训,只能边干边学,常常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开始出现了怕听到报警电话声,怕出现场,怕处理交通事故,可是公安工作不是怕就能干好的,与其怕它,不如迎难而上,因此我坚定了信心,决心干好这份工作,于是我开始主动跟随事故处理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出现场,观察他们到现场后是如何勘查现场的,把每一个步骤牢记在心,再加上利用休息时间仔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理论实践相结合,经过无数次的锻炼,逐渐开始成熟起来,尽管有的地方不完美,但我觉得这就是进步,经过四年的事故处理工作,我浅谈一下在事故处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到达事故现场后,先期应该做什么? 接到事故报警后,值班民警应当迅速出警,每次出警人数不得少于两人,遇有重特大交通事故的还应当特别对待,我现在所讲的是对于一般程序处理伤人交通事故的现场勘查。我们到达现场后,应当积极分工配合,有人员受伤的首先协助赶到的医疗救助部门抢救伤员;迅速寻找控制肇事驾驶员,特别是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和有涉嫌酒后驾驶的肇事驾驶员;划定警戒区域,用反光锥桶或者警戒带将现场隔离,以免被破坏,对现场围观人员及堵塞车辆进行疏导,遇到有不了解情况在现场胡乱议论的群众要做好他们的解释工作;同时还应当寻找目击证人和伤者家属,或者认识伤者的群众。这几方面应当在赶赴现场后同时进行,这就需要出警民警之间配合默契,并且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民警在初期赶赴现场时,除了做好上述的几点之外,还要仔细观察事故现场情况,通过各种痕迹判断,自己要对这个事故有个最初认识,切不可人云亦云,被当事人或者围观群众七嘴八舌的牵着鼻子走。
对事故现场拍照,采集现场证据。首先拍摄事故现场的概览照片,从事故车辆的来车,去车方向进行拍照,简单点说,就是顺着道路的走向对事故现场进行远距离拍摄,拍摄的内容要能涵括整个事发现场的交通环境,让人清楚事发现场最原始的概貌。如果现场有条件,还可以站在高处往下拍摄,这样的“鸟瞰”照片会更好反应现场情况。在概览照片中,除反应交通事故现场大环境外,还应着重反应出道路上的情况,比如有无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我就办过好几起因为随便在道路上堆放与从事交通活动无关的建筑材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这个取证拍摄一定要及时,不然证据容易灭失,另外补充一句,概览照拍摄过后,还要补充拍摄局部照片。其次要对事故车辆特征进行拍摄,也被称为事故车辆照片,在拍摄车辆照片时,要把车辆的特征拍摄进去,包括车牌号码,碰撞受损部位,有的疑难事故还要注意发现事故车辆上的细微附着物,例如人体组织、血迹、漆片、衣物纤维等,也涉及到要拍一些细目照片,遇到这些应当注意及时拍照提取,有这样一个案例,是发生在我大队孙埠辖区的亡人事故,现场双向两车道,其中一条车道倒有一辆摩托车,一女子躺在摩托车旁,经医生诊断,已经当场死亡,经了解,该女子系摩托车乘车人,摩托车驾驶员不知去向,摩托车不远处停放一辆货车,货车驾驶员不承认是自己车子在超车过程中将摩托车刮倒,并将该女子碾压至死,我们民警在仔细观察这辆货车时发现,车辆右侧油箱部位及右后轮泥瓦部位有很多类似棉絮的纺织品,而现场女子身上穿的棉袄已被撕拉扯破,棉絮大量外漏,并且还在货车右后轮中间夹缝中发现大量血迹,民警迅速拍照、提取固定,在这样的证据面前,货车驾驶员供认不讳。其次根据自己对这个事故的认识,接下来就要寻找事故发生的接触点了,这个是个比较难的过程,我们民警一定要心细,耐心,一点蛛丝马迹都不可放过,我曾经去过这样一个现场,这个现场位于我大队洪林镇辖区,我到现场时,发现是一辆货车与一辆小型客车在交会过程中发生碰撞,道路成东西走向,全宽八米并施划有中央黄虚线,小型客车碰撞后停止在其行驶方向的右侧路外,迎面驶来的货车事发后停止在小型客车行驶方向的车道里,越过了中央黄线,乍一看,好像是货车侵入对向车道引发事故,应该是货车驾驶员的责任,旁边围观群众也都在讲这个货车的不是,我并没有理睬别人的看法,仔细勘察现场,发现小型客车有两条半圆形的轮胎侧滑印起始于中心线的对向车道,并与货车的制动印交合,很明显,这里才是真正的接触点,其实是小型客车占道了,只不过发生碰撞后,由于小型客车相对于满载的货车来说,质量小,动能小,因此碰撞之后,反弹360度,被弹到了路外,而货车左前导向轮碰撞损坏后,由于惯性,倾入了对向车道,最终这辆小型客车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有的接触点并不明显,因为接触点是个虚拟的投影点,那么这样的的采集,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