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茉莉花》演绎风格的探究
周丽娜
在姿彩万千的艺术天地中,民间音乐是一条激情奔涌的河。
它源自人类的心灵,经由生活的沉淀,幻化成精美的华章。那里
流淌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录着社会文明的进程,迸发着人类
情感的闪光,珍藏着千古岁月的咏叹。
民歌,它源于生活。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
真切的反映,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头创作的歌曲
形式。多少年、多少代,民歌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浩瀚的大海,汹
涌澎湃,永不干涸,这是人类无穷尽的艺术宝藏。我国是具有五
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她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十多亿勤劳
而智慧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歌犹如绚丽的百
花遍地开放,美不胜收。这是我们每一名音乐工作者得天独厚的
艺术不竭源泉。古今中外进步的、有成就的音乐工作者都重视对
民歌尤其是本国民歌的学习与研究,并力求把民歌的精华溶汇在
自己的作品中,从中得到启迪和升华
诞生于民间,从人民群众中传唱而来的民歌《茉莉花》,是
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是一朵透着浓浓泥土芬芳的艺术
奇葩。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艺术感悟和学习心得,就几首不同地区
民歌《茉莉花》的演绎风格作探究,以提请导师的指导与提携。
第一章绚丽的奇葩—— 《茉莉花》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流传。
第一节——丰饶土壤滋润了 《茉莉花》。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广泛流传的民歌小调
数量甚多,它们就像暮春三月花园中的百花,姹紫嫣红,姿态万
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个品种姿压群芳,栽培悠久,广受大众
1
喜爱,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茉莉花》。
《茉莉花》最早诞生于江苏,是江苏民歌,这是众所周知的。
因为江苏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扬州清曲早期称为扬州小
曲、扬州小调。《茉莉花》最早属于扬州的秧歌小调,后经扬州
清曲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衍变成扬州清曲的曲牌名【鲜花调】。
这首脍炙人口的扬州小调,随着扬州在当时的影响而传颂全
国,且影响了其他许多地方的戏曲和曲艺。150年前,扬州作为
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
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哼。几十年后,普契尼创作《图
兰朵》时,选用这样一首既能代表东方韵味又风靡中国的《茉莉
花》作为主题音乐,衬托中国人的爱情故事,既自然也属必然。
第二节——岁月流淌孕育了《茉莉花》。
在现今流传的《茉莉花》版本中,最为流行的当属江苏的扬
州民歌《茉莉花》。纵观历史,扬州民歌的繁茂并不是一个偶然
的事情,在历史上扬州地区曾是蜚声遐迩的东南重镇,具有襟带
淮泗,控引江南的地理优势,利尽四海,民生所系的经济地位。
磅礴郁积、精光勃发的文化积淀。如同扬州学派、扬州画派、扬
州园林这些扬州文化一样,它所依托的都是由运河所带来的扬州
城市经济的繁荣。扬州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诸多盛事上演的舞
台,对于艺术来说,时间考验价值,历史证明价值,《茉莉花》
的演绎历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明。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茉莉花》这支芬芳别致的鲜花执拗而茁壮地绽放于扬州民间三
百多年,它所展示的是作为世界各民族多元文化之一的江苏文化
的内核,让人感触到江苏文化艺术的魂。《好一朵茉莉花》证明
了艺术植根于民间、文艺来源于群众的真理。
第三节——流传发展扩大了 《茉莉花》。
2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
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十八世纪末年,有
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
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
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
记》,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
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
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把 《茉
莉花》作为《图兰多》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将它的原曲改编成
女声合唱。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