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学生科学概念形成与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小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应用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傅雪松 问题的提出:小学科学教育是否应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在教学中一直困惑着我。了解过几套不同版本的科学教材,发现编写者也在有意无意间,回避着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热闹“研究”多,静心思考少。在聆听中央教科所郁波老师的一次讲座中她提到:目前科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1.由“应试”教学到“应查”教学。 ? 重视动手做,忽视探究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 重视活动过程,忽视科学概念。 2.探究方向的迷失,探究活动与知识脱节。 反思中,我认为关注小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应用是目前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 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我们了解到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起,科学教育就被许多国家所重视,并将其列为国家课程。美国的“2061计划”首次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课标”解读对其界定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并提取了科学素养四个核心因素作为衡量指标,即: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从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概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之一。 一.教学中的思考 科学概念是组成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审视我们几年来的课程改革,老师们教学观念的转变导致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更加关注学生探究、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更加关注科学的研究过程。在做中学科学,在玩中学科学,学生们研究科学的兴趣被激发。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反思中,我们却发现有些做法似乎矫枉过正了。于是我们看到有些课堂重技能、轻知识,有些课重方法、轻概念。作为一线教师这种感受尤为强烈,话不敢多说,怕说的过多,影响孩子们的探究空间,我们仿佛拿捏不住“留白教育”的度。于是,社会上有了教育滑坡的声音,中学不满意小学的教育。痛定思痛,我认为忽视科学概念的教学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中的感受 与同行们交流中,感到大家对小学生了解科学概念有两种意见,即赞成与反对。反对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没有必要去过分强调严格的科学概念与定义。小学科学教育作为科学启蒙教育,不能从科学知识的概念体系与逻辑结构出发,一味追求内容的标准化、系统性与严密性,而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选择他们周围熟悉的现象与事物进行教学。实际上,对于小学科学教育,人们更多地是站在理论的角度上予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忽视了教育的主体——学生。学生对于科学学习有哪些需求与渴望呢?观察后,我们会发现学生们对学习科学概念是有需求的: 1. 用概念阐述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他们彼此之间交流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能够交流是需要条件的,如彼此之间相同的语言、相互理解的词汇、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等。这就如同孩子们之间的游戏,只有大家了解游戏的规则,理解游戏中专有词语的含义,游戏才能得以顺利的进行。科学课上学生的交流也是如此,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沸腾、凝结等概念的意义,如何探讨“海水淡化”的科学原理?如何设计“海水淡化”的实验设计?当然,如果孩子们头脑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科学概念界定不统一时,也会影响学生们的交流。如:“指纹”一课,对同一种类型的指纹,有不同的叫法:箕形、簸箕等,教学时如果教师不予以规范,就会影响学生的观察、交流造成困难。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但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问题:了解科学概念是学生们彼此之间交流的需求。 2. 用概念阐述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他们再学习的需要。 《小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有这样一个调查:“报刊内容看社会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要求”调查分为三各维度(1)涉及的社会领域;(2)涉及的学科领域;(3)使用相关内容的程度。分析中将“使用科学知识的程度”分为四个层次:引用术语、理解概念、理解科学命题和过程、评价。“引用术语”是指相关的科学术语、名词。“理解概念”,就不仅要用到科学术语,而且还要对其内涵做一些解释。调查结论的第一条就提到:科学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从这份调查中我们发现,信息化的今天,学校教育只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当然在今天这还是主要的途径。因此,学校教育应为学生梳理他头脑中已有的前概念,建构新的概念。因此,小学科学教育应为学生多种学习提供保障。 3. 用概念阐述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他们对有趣实验现象所包含原理抽象概括的需要。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科学术语”一词,我理解科学术语包含两次含义:(1)如:特征、种类、形态等词汇。(2)是科学概念的前身。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做汇报时词不达意,话语罗嗦而不明确,语言缺少逻辑性。我认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