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二 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特征河长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2.学会查算S曲线表。
3.解特征河长洪水连续演算的原理并建立沅陵至王家河河段的流量演算方案。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一台。
洪水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软件一套。
S曲线表一本。
三、实验原理
在河流的一个特征河长河段上,河段蓄水量W与河段下断面出流流量O为单值关系W=KO,将预报河段划分为n个特征河长河段,如图示;每段水量平衡式和蓄量出流关系分别为:
I1-O1=W1 ; …… Ii-Oi=Wi ; …… In-On=Wn
W1=KO1 ; …… Wi=KOi ; …… Wn=KOn
1 I1
n-1
n
On
L
图1 河段划分为n个特征河长河段示意图
各段水量平衡式和蓄量出流关系联解后可得:
⑴当I1(t)为瞬时脉冲入流,则出流On(t)为瞬时单位线。
⑵当I1(t)为单位入流,则出流On为S(t)曲线。
⑶当I1(t)为单位矩形入流,则出流On(t)为S(t)- S(t-1)曲线。
⑷当I1(t)为强度I 的矩形入流,则出流On(t)为I*(S(t)- S(t-△t))的曲线。
把实际的洪水入流I1(t)过程概化为m个连续的矩形入流,利用S(t)曲线就可算出预报河段的出流On(t)。
四、实验步骤
沅陵至王家河河段位于沅水流域下游,沅陵以上流域面积76400km2,王家河以上流域面积80500km2,河段总长112
⑴开机后调用“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实验“软件,在计算机上按实验软件“特征河长计算表“数据计算特征河长l,点绘O~l关系点,定出关系线。在计算机上按表3数据计算1968年8月的一次洪水过程的时段平均入流,按平均入流最大流量查O~l关系线得采用的特征河长l。
⑵按n=L / l计算河段分段数,n一般取为整数。
⑶按K=T / n 计算一个特征河长的流量传播时间K。
⑷由n 和K查S曲线表得按m=t/K划分时段的汇流系数Pn,m,填入下表。
表1 S曲线及t/K~t时间转换表
m=t/K
3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8
21
25
S(m)
0
0.005
0.053
0.112
0.197
0.303
0.421
0.538
0.647
0.740
0.873
0.945
0.987
0.999
t=m*K
⑸在计算机上点绘S~t曲线,按计算时段△t=3h,在曲线上摘录S(t)值。填入下表并计算计算时段△t=3h的汇流系数P。
表2 单位矩形入流汇流P计算表
t
0
3
6
9
12
15
18
21
24
S(t)
S(t-3)
P
⑹将汇流系数P填入下表后,自编程序计算王家河洪水出流过程。
表3 流量演算表
日 时
I
平均I
P
平均I*P
O
实测O
17 8
1950
11
2200
2050
14
2470
2050
17
3340
2150
20
6350
2350
23
7150
3450
18 2
6580
5710
5
5710
6650
8
4820
6400
11
4300
5000
14
3980
5900
17
3700
5250
20
3450
4710
23
3200
4350
19 2
3000
4000
5
2750
3700
8
2550
3400
11
2400
3200
14
2300
2980
17
2180
2780
20
2100
2570
23
2000
2400
20 2
1970
2320
5
1900
2210
五、思考题
1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有无预见期?
2洪水波的特征河长分段连续演算在实际预报工作中有作用?
3分析造成演算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演算精度的可能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