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假单胞菌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合同,王少杰,许勃。1993。荧光假单胞菌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山东科学。6(3):50-56 荧光假单胞菌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杨合同 王少杰 (山东省生物研究所,济南250014) 许 勃(山东省科委) 摘 要 荧光假单胞菌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防治作用,它首先在植物根际定殖,然后靠噬铁索对铁离子的竞争和抗生素的拮抗作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保护植物体免受病菌危害,荧光菌在根际的定殖能力与它同根系分泌物的凝集能力有关,与它在根表的短期不可逆吸附也有一定关系.荧光菌菌剂研究较多,目前最好的可贮存一年.虽然荧光菌已成功地用于一些病害的生物防治,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荧光假单胞菌;噬铁素;抗生素;病害生物防治 大多数好气性和兼性厌气微生物能产生一种低分子量化合物,用以在低铁生境中获取铁索营养,这种物质对铁离子Fe3+具有专一的高度亲和性,称为噬铁素(Siderophore).荧光假单胞菌的水溶性荧光色素就是一种噬铁素,这类细菌对植物生长发育导有良好刺激作用,并能防治某些植物根部病害,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研究较多的一类噬铁素产生菌,下面以荧光假单胞菌为主介绍有关研究概况。 荧光假单胞杆菌的主要种类群 荧光假单胞菌有8个种,其中菊苣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ichorii),丁香假单胞菌(P. syringae)和绿黄假单胞菌(P. viridiflava)是植物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是机遇性人体致病菌,偶尔也造成洋葱腐烂;另外4个种是腐生性的,分别为荧光假单胞菌(P. fluorescens),绿针假单胞菌(P. chlororaphis),致金假单胞菌(P. aureofaciens)和恶臭假单胞菌(P. putida).这些种类均能产生扩散性荧光色素,但与植物病害防治有关的主要是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 1.1荧光假单胞菌的主要特征 细胞有多根极生鞭毛,可水解明胶,不产生绿脓菌素,氧化酶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产生黄绿色荧光色素,不需要生长因子,能利用葡萄糖和芳香族化合物生长,不利用淀粉,细胞可为EDTA溶解,最高生长温度为35-37C。 1.2 恶臭假单胞菌的主要特征 细胞大,长度可超过4um,不水解明胶,不产生绿脓菌素,氧化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均呈阳性反应,最高生长温度为35~37C. 生物防治作用 荧光假单胞菌Cl2(P.fluorescens)和假单胞菌A2(Pseudomonas spp.)两个菌株对蘑菇褐斑病具有防治作用,能使无病斑蘑菇产量提高8.0-16.6%,业已形成商业化生产.Olivier等用非致病性托拉氏假单胞菌(P. tolaasii)和荧光假单胞菌喷布菇床覆盖物,蘑菇褐斑病发生率降低了40-60%.小麦根及际有大量荧光假单胞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存活,它们的群体大小与小麦全蚀病(Gaeumonn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的自然衰退有关.有些菌株在平皿上对小麦全蚀病菌有抑制作用,用于处理小麦种子可有效控制全蚀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从镰刀菌(Fusarium spp.)抑病土壤中分离的恶臭假单胞菌等能转变诱病土壤为抑病土壤,能抑制镰刀菌厚垣孢子的萌发.Kloepper等的研究结果表明,P. fluorescens组群的菌株喷布马铃薯种薯后细菌可迅速定殖于根系并沿新根发展,最终取代根围土居微生物,结果植物生长加快;植物生长的增强不仅发生于天然土壤中,没有抑菌作用的突变株不表现这种效应,说明荧光菌对植物根际有害微生物具有防治作用,减轻了有害微生物对植物体的不良影响,从而表现为植物生长发育的改善.Loper等发现,某些对植物有害的假单胞菌(包括荧光菌)能产生吲哚乙酸(IAA),可导致甘蔗根系畸形生长,阻止新根伸长;Suslow发现,有些土壤噬菌体能削弱根际有益细菌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并非所有荧光假单胞菌均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和改善植物生长状况,有些菌株本身就有害,有益菌也受其它因子的限制,要求在筛选生防菌时应充分考虑细菌本身的性状及其影响因素.Schroth和Hancock指出,长期的病害生物控制与一大群微生物有关,而短时的生物防治则仅与一种关键的微生物有关.荧光假单胞菌可降低马铃薯根际真菌群体23-64%,革兰氏阳性细菌群体25-93%;对小麦全蚀病有防治作用的荧光假单胞菌施于种子上后能于小麦根标定殖存活,说明利用某一种关键性微生物短时内防治植物病害是有内在基础的.近年来,利用荧光假单胞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例子越来越多,如防治棉花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棉花粹倒病(Pythium ultimum),小麦根腐病(Pyhthium spp.),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