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篇江阴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江阴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 江阴市物流发展环境分析 2.1.1 经济环境 (1)总体经济实力强 近20年来,江阴经济进入了快速增长、协调发展的新阶段90年代初,江阴基本实现小康。2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170452 250218 360288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万元 432682 511947 574802 638044 706506 810150 货物运输量 万吨 980.3 901.74 844.20 847.8 814.7 76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543818 580278 606472 644869 702566 781135 进出口贸易总额 万美元 182.13** 60375 68493 65664 108105 143742 *1990年不 变 价 **以人民币计价,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据江阴市统计年鉴整理 江阴工业经济发达,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江阴通过致力于现代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和壮大纺织、冶金、精细化工、彩印包装、机械等产业,实现了支柱产业规模化,形成了一大批规模企业集团在国家农业部公布的全国千家最大规模、最高利润和最大出口创汇乡镇企业排行榜上,江阴分别有41家、36家和52 名优经济优势明显,有省级名牌产品26,销售额、利税分别占全市的30%和40%。其中“阳光”精纺呢绒、“双良”溴化铝制冷机等20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雄居全国同行前列规模经济的迅猛发展2001年底,全市已有10家公司股票上市,占全国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一,形成了独特的“江阴板块”现象。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群正在崛起。获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家,完成自营出口亿美元。江阴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外经贸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县(市)、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全国第一的荣誉称号。200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成为江阴具潜力和后劲的增长点:59.33:36.22;而1995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1.26、122.71和69.19亿元,三产业之比约为5.54:60.40:34.06。可见,近年来第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主导地位非常稳固;第三产业有了质的提高,总量将近翻一番,在GDP中所占比重显著上升。目前三产业“二三一”的排列顺序和结构比例,已显现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见表2-2。 (3)骨干企业地位突出 江阴虽是县级市,人口也不多,但经济实力很强,尤其是形成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骨干企业,对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001年,全市工业完成开票销售收入656亿元、利税69.2亿元,其中88家重点骨干企业完成开票销售352.69亿元、利税总额43.46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3.76%和62.80%。88家工业重点企业、500万元销售收入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见表2-3和表2-4。 表2-2 1995~2001年江阴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 GDP(万元) 其中: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三产业之比 1995 2031639 112607 1227114 691918 5.54:60.40:34.06 1996 2220249 133440 1326431 760378 6.01:59.74:34.25 1997 2450329 140194 1472027 838108 5.72:60.07:34.20 1998 2722380 141954 1647143 933283 5.21:60.50:34.28 1999 3000235 144711 1790309 1065215 4.82:59.67:35.50 2000 3280317 147829 1947438 1185050 4.51:59.37:36.12 2001 3650313 152458 2165852 1322003 4.17:59.33:36.22 资料来源:据江阴市统计年鉴整理 表2-3 88家工业重点企业在全市工业中的地位(2002年4月) 单位:万元 单位 产品销售收入 工业增加值 利税总额 外贸供货值 工业总产值 88家工业重点企业 1577176 336576 151658 251559 1635818 占全市比重(%) 56.51 51.66 71.98 49.25 52.40 其中:15家重点集团 1055609 228418 114457 113100 1060993 占全市比重(%) 37.82 35.06 54.33 22.14 33.99 20家优势企业 307149 61990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