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创办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第一轮专业剖析活动方案.doc

关于创办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第一轮专业剖析活动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第一轮专业剖析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专业剖析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为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把握专业建设内涵,提炼专业改革成果和特色,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推动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学院计划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第一轮专业剖析活动,全力推进2014年学院第二轮评估工作的开展。 二、专业汇报的时间、地点 1、时间: 2014年1月13日下午1:30-5:00,化纺系、机电系、计算机系、管理系 2014年1月14日下午1:30-5:00,艺术系、电子系、外语系 ????2、地点:各系会议室 三、专业剖析的要求和内容 1、全院所有专业均参加此次活动,各专业负责人进行汇报和答辩,汇报时间20分钟,答辩时间10分钟,系部全体教师参加专业剖析汇报会。 2、各系要高度重视专业剖析活动,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各专业团队要明确分工,研究专业剖析的指标体系,分析数据平台信息,梳理专业建设思路,提炼专业建设的成效和特色。 3、专业汇报PPT的内容应涵盖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声誉、专业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四、专业剖析方式 1、对照数据平台信息分析专业现状,总结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有效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2、根据评估指标要求,重新审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团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实践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偏差与不足。 3、针对存在的偏差与不足提出改革思路和措施,完善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 四、院专业剖析督导组 1、化学纺织工程系、艺术设计系专业剖析督导组 ?组长:张庆堂 组员:张素俭、季胤、陈斌、徐华(人事处)、徐玉芳 2、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剖析督导组 组长:刘文君 组员:曹红卫、邱荒逸、赵勇彪、方雪梅、陆斌 3、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专业剖析督导组 组长:沈春英 组员:朱永林、袁朝钢、朱长坤、陈伟军、杜朝仙 4、管理系专业剖析督导组 组长:董泽民 组员:周秀娥、刘玉娟、张秋贤、蒋光斌、吴艳宇 六、主要考察点(见附表1) 七、须剖析专业一览表(见附表2) 八、注意事项 1、系部落实各专业汇报负责人,准备汇报PPT。 2、系部组织全系专任教师前往观摩。 3、专业汇报过程中,参会教师和督导组成员手机调至震动或关机。 2、汇报结束后,各专业团队结合督导小组意见,认真研讨,形成书面整改意见并上交督导组。 ? 附表1:专业剖析的主要考察点 考察项目 主要考察点 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1.能根据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并能根据行业、产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名称规范科学、专业口径宽窄适当,对全国、本省、本地区同类专业情况了解程度; 2.专业建设有规划,目标定位准确,建设思路清晰,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具体,保障措施得力,行业和企业全面、深入参与专业建设; 3.有一套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变更而适时调整更新,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表述准确,人才培养方案可操作性强; 4.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二、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 1.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 2.校企合作制订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3.重视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注重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选用优秀教材; 4.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工作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过程中成效明显。 三、师资队伍 1.专业教学团队知识、职称、年龄、学历等结构合理; 2.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企业有一定的影响力; 3.专任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比例较大,“双师”素质比例较高; 4.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双师”结构合理; 5.专任教师教科研情况及取得的显性成果; 6.师资队伍建设有规划,引进、培养有举措,经费有保障。 四、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管理制度完善,经费有保障、运行正常,生产性实训比例逐步加大; 2.每个专业有若干个深度融合的企业,注重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3.校外实习基地运行状态良好,保障机制完善,能满足学生实训和半年顶岗实习的需要; 4.选用优秀新版教材,图书资料、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较好;5.教学和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及增长情况。 五、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1.教学管理制度完备、机构健全、队伍结构合理、教学基本文件齐备、教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