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征文
我和《三国演义》
手里抚摸着发黄的《三国演义》,它的封面贴着透明胶,破损的纸上留着我和哥哥不同时期写的批注。风雨十五载,我已不是当年的黄口小儿,而书本依旧。它静静地陪我升学工作,辗转于各个城市。可以说,《三国演义》是我阅读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我不想从纯功利的角度写它对我如何如何有帮助,如何如何有影响,因为,这似乎是一种亵渎。在我心中,《三国演义》是有灵魂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
开始看《三国演义》,得从小学三年级说起。父亲向来尊敬文化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升学,于是希望我和哥哥能够子承父志,《三国演义》就是他给我们买的第一批书。当时懵懵懂懂,隐约知道父亲的希望,然而真正看《三国演义》时,却是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小时候的英雄情结让我崇拜诸葛亮,其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无所不能的事迹,让我幻想什么时候他也给我个什么锦囊妙计。欣赏关羽,喜欢他夜读《春秋》时的飘逸,驰骋赤兔马时的神威。喜欢张飞,他三顾茅庐时的表现,尤其是雪天前往隆中,要把孔明绑来给哥哥的可爱劲,让我觉得这就是男儿本色。后来,看到关羽兵败麦城,感情上却不能接受,好像他有万夫莫当之勇,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是不应该有兵败,不应该身首异处的。于是乎怨恨起那些出卖他的人来,真有手刃之而后快的冲动。而后,当诸葛亮星陨五丈原时,我悲怆万分,突然一下子六神无主。诸葛亮这样神明般的人物,怎么能出师未捷身先死呢?于是大有杜甫“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痛惜,发誓不看后面的章节了。而后,竟然很久很久都不愿再看《三国演义》。
值得一说的是,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是个夏天的雨天,我和哥哥喜欢外面的清新空气,竟跑到邻居家的屋檐下。邻居全家都在深圳做生意,于是他们家的屋檐就成了我们读书的天堂。哥哥从家里弄来几根竹竿,用薄膜纸盖上,撑起了一道防雨的工序。虽然时间如梭,转眼已过十五载,然而,当时的雨声滴答的清凉,读书时候的书香,却仍在我心中定格。
考大学的时候,由于小时候对文学的兴趣,我在选志愿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选了中文系。那时也不知道什么是中文系,只是想能够再静静地读书,和当年读《三国演义》一样。
有人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小时候《三国演义》在我心中也许只是些故事只是些英雄人物,更多的是一种诗意的向往。及长,世事人情开始洞明,开始从书里书外去重构《三国演义》的世界。于是不再痛骂曹操,也开始喜欢他横槊临江,赋“周公吐辅,天下归心”时的豪迈。懂得欣赏被《三国演义》抹黑了的气量狭窄的周瑜。读苏东坡“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诗句,似乎让我知道了《三国演义》的局限性。
有人说,一本《三国》一本《论语》治天下。也许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受了儒家思想,当听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竟欣喜若狂,很想从《三国演义》的字里行间去寻找治国平天下之道。后来,听说毛主席也喜欢读《三国演义》,就更确信这个道理了。带着武侠小说式对武功秘籍的痴迷,我努力在书中寻找内圣外王的奥秘,却一次次空手而归。直到有一天,读了李宗吾的《厚黑学》,才开始慢慢发现点门道来。原来曹操是极其“黑”的一个人,比如在错杀他父亲的结拜兄弟后,对陈宫讲了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所以成了大事。刘备是极其“厚”的人,为脱困东吴,他几次向孙夫人下跪痛哭,这些都很少为男人所称道。然而,正是这些极端厚黑之人,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乱世,可以成就一番基业。而反观孔融沵衡之流,一肚子酸腐之气,却终究惨遭杀害。正是不厚不黑之故也。
然而这样的思想,在我接触了禅宗、道家之后,似乎又消融了许多。有人问释迦牟尼,如何得其道,佛祖讲放下一切的执着,用这样的思想去做,就可以成佛。人生本如云如水,总归幻灭。无住无持,明心见性。做回本来的自己,乃知勾心斗角,蝇营狗苟之不可取。道家也讲弃智绝虑,道法自然,永葆赤子之心。这些思想,给沉迷在《三国演义》中寻找秘籍的我,似乎像听到黄钟大吕般恍然大悟。
于是,对《三国演义》的理解,我从功利的阶段提升到了哲学的阶段。有一天,我在翻阅的时候,卷首的词突然让我理解了《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末了,我想说,我读《三国演义》,是用生命的眼睛在读,个中滋味,冷暖自知。它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影响了我的人生。
《三国演义》
作 者: 罗贯中(明)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1日
征文作者:郑逵丰
年 龄:27岁
通信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厦大道中63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