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福州三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2009.12).docVIP

语文卷·福州三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2009.1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三中 2010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古代诗文(36分) (一)古诗文记诵(6分)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3.吾师道也, ?是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 6.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 1.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2.而刘夙婴疾病 3.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4.再迁为太史令 5.比去,以手阖门 6.之二虫又何知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四)文言文阅读(12分) 任光禄竹溪记?[明] 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注:【绝徼(jiào)】最远的边境地方。徼,边界。 【偃蹇孤特】偃蹇,高傲的样子。《左传·哀公六年》:“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杜预注:“偃蹇,骄傲。”孤特,孤高、独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或芟而去焉??芟:铲除 B.然穷其所生之地????穷:探求 C.而间谓余曰 间:暗中 D.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适:享有,享受 2.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甥其为我记之 其若是,孰能御之 B.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位卑则足羞 C.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题名为“记”,中心事件是作者舅舅光禄任君治园植竹,但作者却把重点放在议论上,通过对比、衬托,表达文章的主旨。 B.这篇小品文,多记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通过人们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的对比,针砭了世俗盲目贵竹、贱竹,赞扬了任光禄君孤高独立的人品。 C.文章引入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以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作者用反诘语气,表达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之情。 D.文章在比较中写出了三种人对待竹的不同态度,其中,江南人与京师人对竹的态度截然不同,但在对待奇花异石上,看法却是一致。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京师人乃宝吾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