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一)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一)教学设计 草屋八九间,五柳树宅,观菊抚松 舞一曲淡泊躬耕自乐 方宅十余亩,三径桃源,饮酒赋诗 遗万世芬芳返璞归真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怀两袖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田园梦境;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三径就荒;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勇于放弃、敢于清高、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里滑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不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人,不就是个“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松菊犹存,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容膝的宁静,桃源的和谐。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难怪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坚定! 同学们,听到这些,你想起了谁? 生:陶渊明。 师:对,陶渊明。他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在诗歌史上有什么贡献? 生:他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生活在汉魏南北朝时期,他写了很多山水诗歌,是一个有名的山水诗人。 师:对,下面再补充一些重要内容——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师:他有一个很出名的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大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与官场彻底决裂,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了。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为比喻有骨气、清高。 师: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之前已经学过他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我们能想起陶渊明的什么诗句? 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师:同学知道这一首诗写于作者归隐前还是后,表达了什么感情? 生:写于后期,表达了作者归隐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师:同学们所学的他的诗文里有没有这一时期的诗歌? 生:《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师:对,下面我们来学习《归园田居》第一首,看看此诗表达的感情与第三首有何异同。我们拿到一首诗,首先读什么? 生:读题目。 师:下面我们从题目入手来学习这首诗,题目《归园田居》怎样理解? 生:回到园田去居住。 师:回到园田去居住,诗歌可能会写到什么内容? 生:写他居住的环境和他的生活情景。 师:对,从题目我们便可猜测诗歌的大体内容,这是读诗歌的一种好方法,此诗内容和我们所猜测的相符合吗?我们学习此诗的具体内容吧。 师:下面请同学听我范读,注意音速,停顿,体会诵读表达的感情。 师:听了范读后,同学自由读诗,整体感知诗歌。要求注意景物的特征,读的同时,还需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画面,这有助于我们把握作者的感情。 师:整体感知诗歌后,有哪些字词或是诗句不懂的请主动提出。 【注释】①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③三十年:实际“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年)初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年)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④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⑤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⑥守拙:守正不阿。⑦方:这句是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