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弯管流量计选型:
弯管流量计系统的组成与配置:
弯管流量计的基本组成除弯管传感器和二次仪表外,还需配置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温度组件及三阀组、盘式冷凝器、三通根阀、针阀、导压管和信号线等配件。针对不同测量介质,选择不同配置;
弯管传感器、二次仪表、差压变送器、三阀组、针阀、导压管和信号线为系统必备组件。
压力变送器和温度组件要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决定。对于过热蒸汽及其他气体,当工作压力、温度波动较大时必须同时测量介质的温度、压力;对于饱和蒸汽,需加装温度组件或压力变送器;对于水及其他液体,温度变化较大时,只需加装温度组件,用来实现密度的实时补偿,确保测量精度。
盘式冷凝器用于蒸汽测量中,取代传统的冷凝罐,起到平衡液位作用。
三通根阀主要用于脏污的低温气体或液体测量,装在弯管传感器两测,取代一次针阀,可以不停产处理堵塞问题。3.3、弯管传感器管径选择:
3.3.1、弯管传感器的管径原则上与原管道管径相同。
3.3.2、当发生管道管径过大、流量过小,流速低于弯管流量计最小测量值时,需选择较管道管径小的弯管传感器,缩径加装一定直管段后安装在原管道上,具体弯管传感器管径选择参考表1、表2。
3.3.3、在3.3.2中,如管道中流体的压力损失要求很小时,要通过计算压力损失情况,选择适合的弯管传感器管径,同时选配高精度微差压变送器,确保计量精度。
3.4、差压变送器量程的选择:
3.4.1、当介质的工况密度同表1或表2,根据管径、流量选择相应的推荐差压量程即可。这里需要说明差压量程选择较小时,会产生流量超限;选择较大时,会影响测量精度,但不会造成弯管流量计计算上的错误。(由于弯管传感器的标准化,会造成刻度流量对应的差压值为一个带有小数的数值,如按这一数值选择差压变送器量程,会给维护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在这里,我们将差压变送器量程取整,如表中所示,相应的二次仪表按照真实的测量差压值计算流量,即保证了精度,又便于维护。)
3.4.2、工况参数变化后,差压量程的计算:
当介质工况参数变化时,介质密度改变,表1、表2中的流量(T/h)、差压(Pa)对应关系发生变化,需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以下举例说明:
例:实际管道管径500mm,弯管传感器安装状态水平转水平,测量介质为过热蒸汽,最大流量120T/h,最小流量12T/h,工作温度300℃,工作压力0.9Mpa(绝对压力)。
差压变送器量程计算步骤如下:
由过热蒸汽的工作温度300℃,工作压力0.9Mpa(绝对压力),查得介质密度ρ工=3.348 Kg/m3
由表2中查得管径500mm,流量120.1T/h,介质密度2Kg/m3,推荐差压量程10000Pa,计算本例差压量程=2/3.348*10000=5973Pa。
推荐差压量程为6000Pa。
3.4.3、当弯管传感器安装状态为水平转垂直向下或垂直向上转水平,测量介质为蒸汽时,正压侧取压位置高于负压侧取压位置,导压管内的水位有一定的高差,会给测量带来一个附加的压力差,可以通过二次表内迁移消除影响,但是它会造成差压变送器量程增大,增大量约为(D/√2)*9.8(Pa),在选择差压变送器量程时,需加上该值,取整即可。
弯管流量计定货须知:
用户通过上述了解,基本上可以正确的选型,但为了保证选型的准确性及设计的合理性,用户在定货时,需填写下表,我们可以帮助用户计算或者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二、弯管流量计的安装
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弯管传感器在
与工艺管道焊接安装之前,原则上应当
在两端先各焊接一小段直管段(小段直
管段的长度在1D以上即可),确保直管
段与传感器的切向连接角度和焊缝质量,
同时有利于保证弯管传感器在较大的延
伸范围内保持90度垂直状态。
然后再上架与工艺管道焊接或法兰连接。 (图一)
注意:用于水平安装的弯管传感器,绝不能垂直安装使用!
对于不同被测介质,弯管传感器的安装必须按对应的方法安装,分述如下:
1、测量液体介质的弯管传感器安装
1.1、水平管道上安装
先将弯管传感器焊接于工艺管道上,然后两侧取压体直接安装三通阀,再向管道下方配接导压管与差压变送器相连,具体方法见图二。
图二
安装要点:①、确保直管段与传感器的切向连接角度和焊缝质量,焊缝内表面不能出现焊瘤。
②、与弯管焊接的同直径的直管段要保证至少前5D后2D(D为弯管传感器内径)
③、温度一体化组件相对于流体方向应该逆向倾斜安装,最前端基本位于管道中心线。
④、温度一体化组件最好安装在弯管传感器的下游。若因特殊情况只能装在上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37903-2019 数控压力机可靠性评定方法.pdf
- SL 274-202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ocx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VIP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 bosch博世 GBH 5-38 X GBH 5-38 D 使用说明书.pdf
- 最新版入团志愿书模板.pdf
- 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程标准 .pdf VIP
- 国内某600MW机组双烟道直流炉省煤器旁路特性研究.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津液的代谢和生理功能.pptx VIP
-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