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VIP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度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西汉列侯分为功臣侯、王子侯和外戚侯。据记载,高祖时期分封了147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很少;汉武帝时期共分封了75位功臣侯,但王子侯却多达178人;武帝以后,共分封了功臣侯25人,王子侯201人。这反映了 A. 君主权力遭到削弱 B. 分封制度得到加强 C. 军事行动基本结束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西汉时期功臣侯的分封数量越来越少,而王子侯的分封越来越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且与题干矛盾,排除。根据题干可知分封制制度受到削弱,排除B。C项说法错误,且与题干无关,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功臣侯不断减少,王子侯不断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2. 据记载,唐朝时吐鲁番各地的商业税收,足够供应整个西域地区军费开支和行政用费的需要;当时有人一次就购买蚕丝25公斤、黄金0.5公斤,也有人一次性购买香料286公斤。这一记载反映出唐朝时的吐鲁番 A. 成为西域军用物质周转以及行政事业中心 B. 盛产蚕丝、黄金、香料等物品 C. 成为了当时东西方商业交汇中心 D. 收税成为当地行政事务的重心 【答案】C 【解析】材料“唐朝时吐鲁番各地的商业税收,足够供应整个西域地区军费开支和行政用费的需要”说明唐朝时的吐鲁番地区商业比较发达,成为东西方商业交汇中心,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材料“唐朝时吐鲁番各地的商业税收,足够供应整个西域地区军费开支和行政用费的需要”是解题的关键。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 实行节度使制度,由节度使掌控地方事务 B.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 C. 设置中书门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D. 任命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 【答案】D 【解析】材料“唐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表明材料强调的是唐朝中央集权制度有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采取了任命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是唐朝的制度;B项是选官制度;C项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加强皇权的措施。 4. 随着冶铁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农具生产在宋代冶铁手工业中占有大宗。宋真宗时,知滨州吕韦简要求朝廷豁免农具税;宋神宗时,夷汉杂居的较偏远地区,如因购买农具不方便,可以申请设置草市。据此可知 A. 草市作为最低层级的商品流通场所出现于宋朝 B. 对农具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古代的农本思想 C. 农具的大量推广促进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D. 商业环境的宽松进一步推动宋代农具市场的发展 【答案】B 5.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可以由此认为 朝代 秦汉 唐 宋 元 明 清 次数 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次/年) 0.85 1.7 2.7 5.31 18.5 18.9 A. 秦汉以来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逐渐降低 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 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D. 明清农业发展水平下降 【答案】C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汉到明清所列举的自然灾害的频率中,明清较为频繁,这可以表明明清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故C项符合题意;明清自然灾害的频繁与地球、气候变化有关,不能说明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也不能说明农业发展水平下降,故AD项错误;在古代社会,人类的活动尚不足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环境,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环境破坏没有关系,也并不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应该说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 6. 1896年8月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时,每期仅销售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加至7000余份,一年后达到13000余份,最多时曾销售17000多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反映了 A. 维新派重视利用报刊宣传启迪民众 B. 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思想解放的中心 C. 清政府重视舆论宣传工作 D. 白话文刊物受到民众普遍欢迎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主要是因为《时务报》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开启民智,故A项正确。不能通过《时务报》销量增长迅速,推断上海成为思想解放的中心,排除B。《时务报》是维新派创立,与清政府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