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颜延之与谢灵运诗歌风格异同探究
元嘉时期,颜延之、谢灵运齐名文坛,以“文章之美”并称“颜、谢”。从共性上看,二人诗歌都有典丽、繁密、雕琢、“巧似”、重视艺术形式等特征,但是在诗歌的主题、写景、内在气质等方面,颜、谢存在很大差异。同为元嘉时期的文坛巨子,我一直很想很想具体的对比下二人在风格上的具体的差异,并试图找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一):简述二者各自的诗歌风格
颜对于颜延之的诗歌创作, 前贤作了相当多的精辟阐述钟嵘《诗品》云?? “ 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 情喻渊深, 动无虚散, 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 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 则蹈于困踱矣?? 汤惠休日?? ‘谢诗如芙蓉出水, 颜诗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由此可见, 颜诗既有对传统诗歌风格的继承和吸收, 又有自己的变革和创新, 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诗歌风格?? 藻丽、典密、清壮。颜诗的藻丽风格肇端于对前人的继承和吸收, 具体表现为下列三种方式。(1)辞藻华美。。如《应诏观北湖田收》中云?? “飞奔互流缀, 堤毅代回环。神行将浮景, 争光溢中天” (2)句子整饰。如“ 伊浅绝津济, 台馆无尺椽。宫陛多巢穴, 城阅生云烟, 王酞升八表, 磋行方暮年” 。(3)色彩纷呈。如“攒素既森蔼, 积翠亦葱芋《应诏观北湖田收》!“ 流云蔼青网, 皓月鉴丹宫
谢灵运作为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山水诗鼻祖”,曾流传下了“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禽”“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衰”等一系列历代传颂的名句。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
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二):二者在诗歌风格上的异同
相同点:
首先,他们的诗歌都追求雅丽、繁富。这与二人诗歌观念有关。谢灵运的诗学观念中,对华美、典雅的艺术风格较为重视 ,颜延之也是如此,其《庭诰》云:“荀爽云:诗者古之歌章,然则雅颂之乐篇全矣。以是后之囗(原字缺) 诗者,率以歌为名。及秦勒望岱,汉祀郊宫,辞著前史者,文变之高制也。虽雅声未至,宏丽难追矣。”可以看出“, 雅”是颜延之文学风格认识中的最高范畴“, 丽”仅次于“雅”,二者构成了颜延之文学风格观的两个最高层面。同时,二人才华高妙,学识丰博,重视文学对才学的表现。。如谢灵运在称赞法纲、慧琳二位法师文章时说:“藻丰论博,蔚然满目。”(《答纲琳二法师书》)“藻丰”指文章辞采丰赡“, 论博”则指作品中学识渊博。颜延之也重视学识的积累《, 庭诰》云“: 观书贵要,观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咏歌之书,取其连类合章,比物集句。”这些思想对他们的诗歌风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通过大量运用华美的语汇、典故,颜、谢的诗歌具有了华丽、典雅、知识丰富、诗意深奥的共同特征,而且这一特征最为明显,最容易被读者察觉。
其次,颜、谢诗歌都有雕饰、巧似的特征。谢灵运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雕琢,陈祚明曰: “(谢诗) 钟情幽深,构旨遥远,以凿山开道之法,施之惨澹经营之间。”[3] (卷十七) 谢诗中的语句,由于过分追求妥帖,明显具有雕饰的痕迹。但谢灵运文学天分极高,通过精心修饰安排,不仅没有损伤诗歌的艺术表现,反而体现出匠心与巧思的结合。王世贞曰:“(谢诗) 至 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2 ] (卷三) 而且,谢灵运对景物描写具有很高的体悟捕捉能力,选景独到,描写精工。在雕琢的作用下,谢诗“巧似”特征非常突出。对此,陈延杰举例说:“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游南亭诗》‘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游赤石进帆海》‘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等,并得其巧似虽然雕琢却自然、精准,这的确是谢灵运诗歌的独到之处。颜延之诗歌源于陆机,陆机诗歌雕琢之气已经明显,颜延之更甚之,。从语言上看,颜诗语句稳妥、工整,雕琢的痕迹更加明显,如“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 句中的“壮”、“茂”二字,细细品味,很见功力,明显是作者精心推敲的结果。汤惠休所言“错彩镂金”之“错”“镂”,显然是针对颜诗这一特征而言。在景物的描写上,颜延之更是精心把握,字雕句琢,力求穷形尽相。
再次,颜、谢诗歌都非常重视艺术形式。先看骈对。。许学夷称颜延之、谢灵运诗歌“其体尽俳偶”[4 ](P113) 。这种说法虽然略显夸张,却说明后世文人将元嘉诗歌尤其是颜、谢诗歌当成了六朝骈对的代表。罗宗强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提到“(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分对句为十一类二十八门) 除干支对、反义连用字对和饮食门之外,其余二十五种对元嘉文学中都已出现,而谢灵运诗中就有二十一种”[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