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中访友》和《草虫村落》相比较.doc

《山中访友》和《草虫村落》相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山中访友》是李汉荣的作品,《草虫的村落》是郭枫的作品,两篇文章都是生态散文的名篇,而且同时入选人教版小语教材。生态散文与游记相类,有旅游的元素,但其中可以有更多的个体感怀,下面试从旅游心理体验和文化背景的视角对这两篇课文做比较阅读。 ????? ?一、旅游心理体验分析 ????? 读散文就是去发现、认识和审美人性。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的主潮· 引言》中有一段话常被人们引用,“文学史, 就其最深刻的意义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这段话提示了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的主观世界、主体心境外化为作品的艺术世界这一客观规律。散文特别是生态散文就是这样一个交织着人的感知、理解、情感和理念的复杂的领域。 ??? (一)旅游的审美愉悦 ??? (二)孤独心理的补偿 ?????? 二、文化意蕴分析 ???? (一)体现古典散文传统 ????? 有鲜明的意象、深邃的意境、隽永的意蕴,是中华诗文的优秀传统。在阅读《山中访友》与《草虫的村落》时,我们感到了海峡两岸的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山中访友》,作者对山中的一草一木都注入了情感使景物变成了鲜活的意象,古桥,是历经沧桑德高望重的老人,山泉会捧出明镜,溪流会吟唱小诗,悬崖是智慧的老人……多个鲜活的意象,构成童话般的山中意境,有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人境)、流动变幻的生活情景(事境)、交迭更替的外部环境(物境),因而使文章散发着迷人的艺术意蕴,而使人乐在其中。 ??? 《草虫的的世界》,作者给草虫注入博爱的情感,使之成为可爱的意象,各种草虫的生活场景,构成童话般的意境,有游侠的浪漫,有情侣的缠绵,有音乐家的天籁,有创造世界的劳作……通过作者的描述,使人倍感大自然的可爱——小小的虫子竟如此百般可爱,更何况变化万千的万景万物。 ??? (二)化用古诗文意境 ????? 两个作者虽然分属海峡两岸,却都有着深厚的国学涵养。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写作的营养,再从笔端自然流淌。比如,化用古诗意境。读《山中访友》“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里掠过一群归鸟”,会不由自主联想起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禅境般的幽静。在体验《山中访友》的老桥意象的同时,会由古代桥亭意象的相似性而想起苏轼的的《南乡子·送述古》中的“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读《草虫的村落》,会使人从唐人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找到文化的原型,淳于棼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诵读《草虫的村落》有关村落的描写,会使人联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诵读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篇章。草虫的村落,有桃花源的乐趣。 化用,是古代诗文常用的创作方法,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化用这一创作技法在现代散文的应用,体现了现代散文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两位作者在各自的文章里化用古代诗文的意象、意境、意蕴时,也就同时将诸多传统的的文化信息至少是部分地融铸于其中了。读者在欣赏现代美文的同时,也同时浸润在底蕴丰厚的传统文化里了。 ??? 《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美轮美奂,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会享受不同的审美愉悦和得到文化启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