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感网原理与技术
课程目标:
了解传感网的产生与发展,掌握传感网的基本原理、体系结构以及协议设计原则,以及目前传感网的主要协议,通过实验熟悉和掌握TinyOS操作系统编程,使学生具有传感网应用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前导课: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无线通信与网络、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后续课:
物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课程内容:
绪论
1.1 概述
1.2 传感网的特点与挑战
1.3 传感网的发展
1.4 传感网的应用
传感网体系结构
2.1 层次网络体系结构
2.1.1 OSI 7层协议
2.1.2 传感网层次体系结构
2.2 跨层网络体系结构
2.2.1 跨层协议设计
2.2.2 传感网跨层体系结构
传感网硬件平台
3.1 概述
3.2 传感器节点结构
3.2.1
3.2.2
3.2.3 无线通信
3.3 传感器节点实例
3.3
3.3
3.3
3.3
传感网软件平台
4.1 传感网操作系统
4.2传感网操作系统实例
4.2.1 TinyOS
4.2.2 MantisOS
4.2.3 SOS
4.3 TinyOS操作系统
4.3.1 TinyOS组件模型
4.3.2 TinyOS执行模型
4.3.3 TinyOS通信模型
MAC层协议
5.1 概述
5.2 传感网MAC层协议设计
5.2.1 传感网MAC协议设计因素
5.2.
5.2传感网MAC层协议
5.2.1 S-MAC
5.2.2 T-MAC
5.2.3 低功耗监听
5.2.4 D-MAC
5.3 IEEE 802.15.4的MAC子层
路由协议
6.1 概述
6.2 传感网路由协议设计
6.2.1 设计目标
6.2.2 传感网业务模式分析
6.2.3 传感网路由协议分类
6.3 传感网路由协议
6.3.1 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协议
6.3.1.1
6.3.1.2
6.3.2
6.3.2.1
6.3.2.2
6.3.2.
6.3.3 地理信息路由
6.3.3.1 GPSR
6.3.3.2 GEAR
6.5 ZigBee的网络层
传输层协议
7.1 概述
7.2传感网传输层协议设计
4.2.1 设计目标
4.2.2 拥塞控制
4.2.3 丢失恢复
7.3 传感网的传输层协议
7.3.1 ESRT
7.3.2 CODA
7.3.3 RMST
7.3.4 RBC
时间同步
8.1 概述
8.2 时间同步
4.2.1 时钟模型
4.2.2 时钟同步算法
4.2.3 NTP
8.3传感网中的传输延迟分析
8.4 传感网时间同步协议
8.4.1
8.4.2
8.4.3
8.4.4 FTSP
定位
9.1 概述
9.2 定位原理
9.3 基于测距的定位
9.3.1 三边定位
9.3.2 接收信号角度定位
9.4 无需测距的定位
9.4.1 质心算法
9.4.2 DV-Hop
9.4.3 APIT
传感网应用
10.1 概述
10.2 环境监测应用
10.3 跟踪应用
实践环节:
实验1:TinyOS
熟悉和掌握TinyOS操作系统,通过简单程序掌握tinyos程序编写、编译、烧写和运行过程。
实验2:数据采集
了解传感器及AD的原理,以数字量传感器和模拟量传感器为例,掌握在TinyOS下如何获取传感器数据。
实验3:无线通信
通过点到点无线通信熟悉和掌握TinyOS通信模型。
实验4:多跳通信与组网
了解传感网多跳通信的概念,掌握TinyOS树状路由原理,并利用路由协议通过多跳方式将数据发送到汇聚节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