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宇宙学地球科学与空间技术.DOC
第五章现代宇宙学地球科学与空间技术辅导
内容线索
本章内容从结构上看分为宇宙学、地球科学和空间技术三大部分,前两部分又各分为结构分析(宇宙结构、地球结构)和理论学说(大爆炸理论、板块构造理论)两个内容。
重点与难点
1.恒星、太阳系的特征;
2.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空间技术的应用。
难点
宇宙大爆炸理论。
第一节 宇宙的起源与未来
一、宇宙与人类的宇宙观
1.宇宙
宇宙是天地万物,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我国古代就有人将宇宙看作是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
天文学上通常将天文观测所及的整个时空范围称为“可观测宇宙”。现代科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就是可观测宇宙也像其他事物一样,有它诞生发展的历史。据现代宇宙学说估算,宇宙年龄是极其漫长的,约为150亿岁;可观测的全部宇宙空间是极为庞大的,已观测到的最远的星系距离我们大约150亿光年。
2.宇宙的组成
宇宙是由各类天体和弥漫物质组成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形形色色的天体都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
宇宙中最主要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恒星是像太阳一样本身能发光的星球,晴夜用肉眼看到的许多闪闪发光的星星中,绝大多数是恒星。星云是由极其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形状很不规则,似云雾状的天体。
3.人类宇宙观的演变
最早人们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像一把伞覆盖着大地;浑天说认为天地具有蛋状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周围 。
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一学说占统治地位的时间长达1 400年之久。
16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0世纪以来,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宇宙膨胀的动态宇宙演化观念进入了人类的意识。20世纪20年代,首先由前苏联的弗里德曼提出了均匀各向同性膨胀的动态宇宙模型。特别是在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促成了现代宇宙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霍金用广义相对论推演宇宙演变,进一步提出了有关宇宙起源和终结的论断。
二、宇宙的起源
1.宇宙大爆炸理论
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是有开端的,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的设想最早是由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在1932年提出的。 到20世纪40年代,美籍俄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并计算出爆炸之初的温度、温度下降酌快慢等,论述了演化过程。 大爆炸理论在诞生之初由于缺少证据并不使人信服,但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学上有强大的说服力,特别是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对于宇宙起源后最初的宇宙演化图景作了清晰的阐释。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150亿年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大爆炸的整个过程大致是: 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突然,这个体积无限小的点在“无”中爆炸了,时空从这一刻开始,物质和能量也由此产生,这就是宇宙创生的大爆炸。 大爆炸的瞬间被定作宇宙年龄“零”时。
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宇宙处在这个阶段的时间特别短,短到以秒来计,称为“太初第一秒”。刚刚诞生的宇宙是极其炽热、致密的,随着宇宙迅速膨胀,温度急速下降。当宇宙年龄为百分之一秒时,温度降到1 000亿摄氏度;当宇宙年龄为1秒时,温度继续下降,但仍高达100亿摄氏度以上,宇宙处于一种极高温、高密的状态,当时除氢核—质子外,没有任何别的化学元素,仅由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混合而成,成为热平衡状态下的“宇宙汤”。
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此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在“宇宙汤”中,原先只有中子和质子等基本粒子,在3分钟时中子和质子之比为1:6。随着整个宇宙体系不断膨胀,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摄氏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化学元素从这时开始形成。中子和质子开始核聚变过程,所有的中子迅速合成到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氦核中,余下的质子就成了氢原子核。当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摄氏度时,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就结束了。此时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这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和质子、电子、光子等,光辐射很强,但没有星体存在。
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最长,至今我们仍生活在这一阶段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