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甘肃昌马地区寒武纪构造演化探讨-西北地质.PDF

甘肃昌马地区寒武纪构造演化探讨-西北地质.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昌马地区寒武纪构造演化探讨-西北地质.PDF

第37 卷 第 1 期 西 北 地 质 V o l. 37 N o. 1 2004 年 ( 总 148 期) N OR TH W E S T E R N GE OL O G Y 2004 (Sum 148) ( )  文章编号: 2004 0 1005 107 甘肃昌马地区寒武纪构造演化探讨 黄增保, 金 霞 (甘肃省地勘局第四地勘院, 甘肃 酒泉 735000) 摘 要: 位于北祁连山造山带西段的昌马地区, 1 ∶5 万东湾、三道湾幅区调在中寒武世地层中发现 L e iosp haer id ia , L op h osp haer id ium , Cy m a tiosp haera , R e tisp haer id ium , Sy nsp haer id ium , M u ltip lic is p haer id ium , R e tina r ites 等晚震旦世的藻类化石。据此, 笔者将本区中寒武世地层解体为3 部分: 晚震 旦世地层、早寒武世地层和中寒武世黑茨沟组。并对锅底坑蛇绿混杂岩带进行了确认, 在此基础上对本 区寒武纪构造演化模式作以探讨。 关键词: 构造演化; 蛇绿混杂岩; 昌马地区; 地层划分 中图分类号: P 542   文献标识码: A   甘肃昌马地区位于祁连山西段, 隶属北祁连造 岩、砂质板岩、夹安山岩、灰岩透镜体, 上部为中 山带, 其西部为塔里木板块之敦煌地块, 间有阿尔 基性熔岩、硅质岩夹灰岩的海相浅变质岩系。长期 金断裂隔开, 北部为阿拉善地块, 南侧为柴达木一 以来, 由于该套地层中未采获任何古生物化石及同 中祁连地块, 之间均有边界断裂相隔。自20 世纪90 位素资料, 对其时代及地层归属意见不一。最早 ( ) 年代中期, 随着寒山、鹰嘴山等大中型金矿的发现 《1 ∶20 万昌马幅》区测报告 197 1 , 将其归入中寒 ( ) 与开发, 本区一度成为找矿的金三角地带。近年来 武统 未建组 , 之后 的 《甘肃省 区域地质志》 已有不少论著问世[ 1~ 6 ] , 然而大多数学者研究集中 ( 1989) 的作者将该套地层以五道沟—庙玉沟蛇绿混 于矿床、矿田, 而区域资料显得薄弱, 尤其是对该 杂岩带为界, 北侧划归黑茨沟组, 时代为中寒武世, 区寒武纪地层及其相互关系、构造演化等基本问题, 南侧划归长城系桦树沟组, 时代定为中元古代。《甘 ( ) 仍没得到合理的解释。笔者根据1 ∶5 万东湾、三道 肃省岩石地层》 1997 的作者也以五道沟—庙玉沟 湾两幅区调的最新资料, 对原中寒武纪地层进行了 蛇绿混杂岩带为界, 北侧划归中寒武统黑茨沟组, 而 解体, 对锅底坑一带的蛇绿混杂岩进行确认, 初步 南侧依据岩性组合, 尤其是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