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认识化学反应.DOC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认识化学反应.DOC

第一節 與化學反應相關的基本定律 1.質量守恆定律(或稱「質量不滅定律」) [提出者] 拉瓦節根據1744年所作的實驗,發表了質量守恆定律。 [實驗] 木炭與不同的金屬置於密閉容器中加熱,結果發現,燃燒後不論灰燼的質量是增加或減少,其連同容器內氣體的總質量並未改變。 [內容] 物質在化學變化前後 反應前各物質的總質量恆等於反應後各物質之總質量 反應物所消耗掉的質量等於產物生成的質量 [實例] 1克氫和8克氧點火化合後,生成9克的水。 (1)若反應物完全反應,則反應物的總質量=生成物的總質量。 1 : 8 : 9 氫 + 氧 水 反應前 2g 16g 2+16=18g 消 耗 2g 16g 反應後 0g 0g 18g(0+0+18=18g) (2)若反應物不完全反應,則反應物的總質量=生成物的總質量+剩餘反應物的質量。 氫 + 氧 水 反應前 4g 16g 4+16=20g 消 耗 2g 16g 反應後 2g 0g 18g(2+0+18=20g) 註:質量守恆定律僅適用於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而不適用於核反應,核反應必須遵守【 質能守恆定律 】 例:(1)木材燃燒:若參加反應的氧,及燃燒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的質量都考慮 時,其總質量就不會減少。 (2)鐵生鏽:若考慮參與反應的氧的質量,就不會覺得質量增加了。 (3)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的沉澱反應:二溶液混合前等於天平上所測得的質量,與? ? 混合後所測得的質量相同 【觀念加強】 對質量守恆定律而言,如果說成「反應物的總質量=生成物的總質量」,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除非是反應物全部用完,此種說法才成立;如果反應物過量,則反應物的總質量不等於生成物的總質量。 例如:鎂與氧燃燒生成氧化鎂,今取30克的鎂與16克的氧反應,可生成40.3克的氧化鎂,但仍有(30-24.3=5.7克)的鎂未參與反應,因此反應物的總質量(30+16=46克)≠生成物的總質量(40.3克) 圖(一) 圖(二) 【例題1】右圖為進行汞加熱生成氧化汞的實驗若以 Ma、Mb 分別表示加熱前和加熱後曲頸瓶內物質的質量,Wa、Wb 分別表示加熱前和加熱後玻璃鐘罩內氣體的質量,則下列各關係式何者正確? (A) Mb-Ma=Wa (B) Mb=Wa+Wb (C) Ma+Wa=Mb+Wb (D) Ma-Wa=Mb-Wb。 C 【例題2】26公克的物質A加熱分解得11公克的物質B和氣體C,若將氣體C與某物質x化合,可生成21公克產物D,則X應為 公克。 6 2.定比定律(或稱「定組成定律」) [提出者] 1799年法國的普魯斯特根據實驗提出定比定律 [內容] (1)一化合物無論其來源或製備方法為何,其組成元素間具有一定的質量比,此種定量關係為實驗所得的規律性,稱為定比定律。 (2)即在一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及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恆為一定值。 [實例]     氫 + 氧 水 質量比 1 : 8     碳 + 氧 二氧化碳 質量比 3 : 8     碳 + 氧 一氧化碳 質量比 3 : 4 【例題1】下列含有x與y元素之同一種化合物之分析,何項錯誤? (A)0.75克x及1.00克y (B)1.50克x及2.00克y (C)3克x及4克y (D) 0.75克x及0.7克y。 D 【例題2】分別取質量不等的銅粉在空氣中加熱,全部銅粉均變成黑色的氧化銅後,稱其總質量,結果如附圖,試問: (1)3g的銅可與氧 g化合? (2)4g銅與2g氧可反應成氧化銅 g? (1)0.75g;(2)5g。 【例題3】(1)0.5克氫與8克氧點火燃燒可得4.5克水及未反應的氧4克;(2)26.5克氧化銅用1克氫還原得21.17克銅,6克水及未反應的氫0.33克,由上列二項實驗結果,可表示那些定律成立? (A)定比 (B)質量不減 (C)倍比 (D)氣體反應 AB 【例題4】鎂粉在乾淨未加蓋的的坩堝加熱後生成鎂的氧化物,試回答下列問題: (1)下面哪一圖表示坩堝及其所盛物質的質量變化?答: 。 (A) (B) (C) (D) (2)承(1),請問(M2-M1)表示什麼物質的質量?答: 。這是根據什麼定律? (3)假設反應前鎂24g;反應後生成鎂的氧化物40g,則在鎂的氧化物中,鎂與氧的質量比為 。 (4)承(3),欲使12克的鎂完全反應,則須加入氧氣 g。這是根據什麼定律? [類題] 下列何者可說明定比定律 (A)碳燃燒生成CO與CO2 (B)水分子中氫原子與氧原的重量比固定為1:8 (C)碳酸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