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的交替共聚.PDF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的交替共聚
一、 实验目的
1. 解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发生自由基共聚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自由基溶液聚合的实验方法及聚合物析出方法;
3. 学会除氧、冲氮以及隔绝空气条件下的物料转移和聚合方法。
二、 实验原理
顺丁烯二酸酐由于空间位阻效应,在一般条件下很难发生均聚,而苯乙烯由于共轭效应很易
均聚,当将上述两种单体按一定配比混合后在引发剂作用下却很容易发生共聚。而且,共聚产物
具 规整的交替结构,这与两种单体的结构有关。顺丁烯二酸酐双键两端带 两个吸电子能力很
强的酸酐基团,使酸酐中的碳碳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而带部分的正电荷,而苯乙烯是一个大
共轭体系,在正电荷的顺丁烯二酸酐的诱导下,苯环的电荷向双键移动,使碳碳双键上的电子云
密度增加而带部分负电荷。这两种带 相反电荷的单体构成 电子受体 (Accepter )—电子给体
(Donor )体系,在静电作用下很容易形成一种电荷转移配位化合物,这种配位化合物可看作一
个大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形成交替共聚的结构。
另外,由e 值和竞聚率亦可判定两种单体所形成的共聚物结构。由于苯乙烯的e 值为-0.8 而
o
顺丁烯二酸酐的e 值为2.25 ,两者相差很大,因此发生交替共聚的趋势很大。在60 C 时苯乙烯
(M )—顺丁烯二酸酐 (M )的竞聚率分别为r = 0.01 和r = 0 ,由共聚组分微分方程可得:
1 2 1 2
d [M 1 ] [M 1 ]
= 1+ r
1
d [M 2 ] [M 2 ]
[M 1 ]
当惰性单体顺丁烯二酸酐的用量远大于易均聚单体苯乙烯时,则当r1 趋于零,共聚反
[M 2 ]
应趋于生成理想的交替结构。
两单体的结构决定 所生成的交替共聚物,不溶于非极性或极性很大的溶剂,如四氯化碳。
氯仿、苯和 苯等,而可溶于极性较强的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二 基 酰胺和乙酸乙酯等溶剂。
本实验选用乙酸乙酯作溶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交替共聚物,而后加入乙醇使产物析出。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1. 实验仪器
实验装置一套,如图9-1 所示,恒温水浴槽,聚合瓶,溶剂加料管,注射器,止血钳,布氏
漏斗,烧杯,表面皿。
2. 实验试剂
苯乙烯单体,顺丁烯二酸酐单体,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剂,乙酸乙酯溶剂,工业乙醇。
1
图9-1 真空抽排系统
四、实验步骤
1. 称取0.5 g 顺丁烯二酸酐和0.05 g 过氧化二苯 酰放入聚合瓶中(图9-2 ),再将聚合瓶连
接在实验装置上 (图 9-1 ),进行抽真空和充氮气操作以排除瓶内空气,反复三次后,在充氮气
情况下将瓶取下,用止血钳夹住出料口。
2. 用加料管量取15 mL 乙酸乙酯,在保证不进入空气
的情况下加入到已冲氮的聚合瓶中,充分摇晃使固体溶解,
再用注射器将0.6 mL 苯乙烯加入到聚合瓶中,充分摇匀。
o
3. 将聚合瓶用单爪夹夹住放入80 C 水浴中,不时摇晃
在反应15 min 之内须放气三次,以防聚合瓶盖被冲开。1h
结束反应。
4. 将聚合瓶取出,室温冷却,再用冷水冷却至室温。
然后将瓶盖打开,将聚合液一边搅拌一边倒入工业乙醇的 图9-2 管状聚合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11 T 527-202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docx
- 国开2020年秋《计算机绘图(本)》形考任务检测1-6.docx
- 全国班主任比赛一等奖《班主任经验交流》课件模板.pptx
- 如何做好妇产科科室管理.pptx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课件.ppt VIP
-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模考题练习(共九组,附参考答案).doc
- 《压力性损伤》课件.pptx VIP
- 2025年高级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浓缩300题).pdf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从临床到护理的全流程管理.pptx VIP
- 2025年中级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