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桂线 新南宁邕江四线特大桥
(72+2×128+7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梁部线形监控实施原则
二O一一年七月
云桂线 新南宁邕江四线特大桥
(72+2×128+7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梁部线形监控实施原则
文件编制:
复核:
项目负责人:
二O一一年七月
新南宁邕江四线特大桥(72+2×128+7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梁部线形监控实施原则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本桥为跨越邕江而设。桥位于南宁市区,与既有湘桂铁路南宁邕江大桥并行,两岸为邕江Ⅰ级阶地,地形较平坦,开阔,相对高差5~10m,桥址段属市区,交通便利。
本桥中心里程D1K3+619.8,孔跨采用13×32+(36+64+36)m连续梁+2×24+1×32+(72+2×128+72)m连续梁+(52+88+52)m连续梁+2×32+(36+64+36)m连续梁+8×32m。
本线所经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直接承受印度洋及太平洋水汽补给。从南宁至昆明,地形起伏较大,随着地势的不断增高,以及海洋面的远离,各地气候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其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长而炎热,冬季短偶有奇寒,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之分。
南宁市年平均温度21.8℃,极端最高气温为44.4℃,极端最低气温为-2.1℃;夏季最热为7月,月平均温度为32.8℃;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为10.3℃。年平均风速为2.4m/s,最大风速为26m/s(东北风,1993年9月17日),最多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1346mm,雨季为5~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历史最大年降雨量为1682.1mm(邕宁1986年),月最大降雨量为531.5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05.1mm(1987年5月14日20时55分至21时55分,邕宁)。年平均蒸发量为1665.4mm。相对湿度为80%m~9.5m,梁底下缘按Y=5.0+X2/578m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宽9.1m,箱宽7.0m。
梁体采用C55混凝土,梁体按全预应力设计,纵向、横向、竖向均设预应力。
1.2施工概况
该桥由中铁四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大桥于2010年06月开工,预计2012年10月完工。(72+2×128+7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梁部于20号、21号、22号墩三个T构各用一对挂篮对称悬灌施工,施工合拢顺序为左中跨——左边跨——右中跨——右边跨,最终形成整个连续梁体系。梁体施工全部用泵送混凝土浇筑。
二、结构计算
2.1 计算模型
连续梁梁部简化为平面杆系结构,划分为121个节点,120个单元,采用逐个时段步进的弹性有限元法,考虑各梁段混凝土的不同龄期,进行结构位移计算。
连续梁单元划分图
2.2 荷载
在结构计算中,主要考虑了以下荷载因素:
梁体自重、二期恒载、活载
挂篮、模板、人群、机具重量
预应力及其损失
徐变、收缩
沉降、温度
2.3 影响梁体线形的主要因素
2.3.1 灌注混凝土引起的挠度
连续梁在悬灌阶段为悬臂梁体系,计算第n梁段在梁体自重作用下的挠度为△n1:
此公式出自《结构力学》,式中:
△n1—悬灌阶段第n梁段在梁体自重作用下挠度(m);
l—从支座中心到第n梁段自由端的长度(m);
a—第n梁段自由端到新悬灌梁段重心的距离(m);
F—新悬灌梁段与挂篮的重量之和(kN);
E、G—混凝土的弹性、剪切模量(kPa);
I(x)、A(x)—梁体X截面的惯性矩、面积(m4、m2);
k(x)—剪应力分布不均匀修正系数,近似计算为,其中,Ax为X 截面面积;A′x为X截面腹板面积。
2.3.2 施加预应力的影响
该桥预应力筋为分段、分批张拉,计算悬灌阶段第n梁段施加预应力引起的挠度时,必须把张拉第n段以后(包括张拉第n段)引起的挠度值累加。采用计算公式为:
此公式出自《铁路钢筋混凝土桥》,式中:
△n2—悬灌阶段施加预应力引起第n梁段的挠度(m);
Ay1、Ay2—预应力钢束面积(m2);
a、b、c、d、e、f—预应力钢束作用点到计算梁段重心处水平、竖直距离(m);
α、β—斜向预应力钢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rad);
δ1、δ2、、—斜向预应力钢束在计算梁段两侧的预应力,其中、为δ1、δ2扣除各自在计算梁段内的预应力损失后的预应力(MPa);
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
I—计算梁段重心截面的惯性矩(m4);
2.3.3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收缩变形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收缩主要在混凝土灌筑后1~3个月内完成,以后的收缩值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前期的收缩值在施工期内基本完成;徐变是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塑性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这种变化也可造成梁体线形变化。
这里主要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