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土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Ξ-昆明理工大学学报.PDF
第 27 卷 第 4 期 昆 明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Vol . 27 No . 04
2002 年 8 月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ug. 2002
红土化学成分的变化特征
黄 英 ,符必昌
( 昆明理工大学 电力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 : 红土是母岩经历不同程度的红土化作用形成的. 不同地区、不同母岩 、不同气候条件形成
的不同类型红土 ,其主要化学成分之间存在统计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红土的化学成分都是以
SiO ,Fe O 和 Al O 为主 , 随着 SiO 含量的减小 ,Fe O ,Al O 和 R O 的含量增大 ;而红土的p H
2 2 3 2 3 2 2 3 2 3 2 3
值 、烧失量随着 R O 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归一化的 SiO 与倍半氧化物 R O 关系不论是以含量计
2 3 2 2 3
算或分子量计算 ,都存在二项式的分布规律. 红土的化学成分实质上是红土化作用结果的反映.
关键词 : 红土 ;化学成分 ;归一性 ;变化规律
( )
中图分类号 :P642 . 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855X 2002 04 - 063 - 05
0 引言
红土是一定自然地质历史条件的产物 ,它是母岩经历不同程度的红土化作用形成的 , 以独特的物质
成分组成不同于其它一般粘性土 ,相应地决定了它特殊的工程地质特性. 红土处于弱酸性环境 ,在红土化
作用过程中 ,随红土化作用程度的不同 ,它们的物质组成如 SiO ,Fe O 和 Al O 含量 、p H 值 、烧失量 、离子
2 2 3 2 3
交换量 、游离氧化物含量 、比表面积等指标也不同 ,其工程地质性质也就存在差异. 因而研究不同地区、不
同母岩 、不同气候条件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红土中某些特殊的和重要的物质组成的变化规律 ,不仅是深化
对红土化作用的认识 ,还可为进一步揭示红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的本质奠定基础 ,为红土的分类提供科学
依据. 为此 ,本项 目在掌握了昆明红土化学成分的基础上 ,结合大量的红土资料 ,探讨各类红土化学组成
的变化规律.
1 红土样品的统计分析数据
通过实测和对云南[ 1~3 ] 、贵州[4~7 ] 、广西[8~9 ] 、重庆[ 10 ] 、广东[ 11~12 ] 、湖南[ 13 ] 、江西[ 14~15 ] 、浙江[ 16 ] 、福
建[ 17 ] 、海南[ 18 ] 、陕西[ 19 ] 、内蒙[20 ] 、山东[21] 、安徽[22 ] 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的玄武岩 、碳酸盐岩 、花岗
岩 、砂页岩 、流纹岩 、安山岩等不同母岩形成的不同类型的 100 多件红土样品的测试资料的分析研究表
明 ,各种类型红土的化学成分都以 SiO ,Fe O 和 Al O 为主 ,其中玄武岩红土的 Fe O ,R O 含量比碳酸
2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