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对教育二字理解-培养孩子能力四种方法.doc

我对教育二字理解-培养孩子能力四种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对“教育”二字的理解 :古人培育后人思想品质的四种方法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见证着炎黄子孙五千年以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提升公民道德文明素质教育的法则等,都能从祖先仓颉所造的“教育”二字中得到启示,含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思想及其传承方式方法等信息,是智慧的结晶,闪闪发光五千年,惠及天下,延续至今,利益人民,值得研究、借鉴、推广。 家校合一、互为补充的思想,是基本的教育法则, 这是“教”字给我们的启示。 请看“教”字:左为孝, 而“孝”字上为土,下为子,中间用一撇相连上“土”下“子”即播种、传承。合起来的字义是:“善根种子播种在厚土中”就是“孝”。 “土”字可理解为“厚土”,借指前辈人所积累并传承给子孙后辈的、能利益他人及社会的行为品质,用今天的话说就叫“奉献精神”。这就是古文中所讲的“善”或“德”的基本含义。“希望子孙后代能承传这样的做人品质,并代代相传于未来”,这就是“善根种子播种在厚土中”的意思。这既是对子孙后辈们的心愿期盼:能以善德传家,则世世代代兴旺发达;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延续:善根种子播种在厚土中,则后代子孙必得智慧之果;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家庭教育方法:上行下效,言传身教,培育、兴旺子孙于未来。 原来,这就是古人家庭教育的法则呀!好像是在传授家教秘密: 将培育思想、品德及能力的方法,融于一个“孝”字之中!如果说,这还不算是我们祖先集教育思想及其行为方式于一体的“智慧结晶”,那又会是什么呢?值得寻思,探讨,意味无穷于未来! 这真是:千古寻觅求不得,朝夕尽用生活中。 如,古圣先贤们所信奉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等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基本的做人品质,都是从“孝”根中生出的芽叶,直到枝干初成,继而开花,成熟结果等生长过程,就如同是对子孙后代“慧命”延续,进行思想、品质优化的过程一样,“修枝剪叶、扶正驱邪、防止中毒”。而是否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取决于前辈人应用什么样的思想及其方式、方法去化育下一代了。这是多么简单而又直接的思想方法及方式,又是多么的透彻、深刻、耐人寻味。 右为文,是借指思想、品德、技能等学校教育的培养方式及传承。 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可借用《大学》中的三纲目:“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及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三层来加以解释、说明。 其基本的教育思想是:用“三纲目”解释了读书的目的“在明德”。即首先要明白读书的目的及社会责任是培育思想、品德;“在亲民”,即其次要明白用在施政、治理社会时的最佳方法是要像对待亲人那样对待人民群众;“在止于至善”,即读书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向圣人学习思想及品德,并将一生的学识、思想等,都奉献给社会治理工作。同时,用思想、品德教化人民,并最终成为圣人。 其基本的教育过程及方法是八条目,分三层理解: 1、初学时的方法是:格物、致知。即由知物上升到知理的认识过程。从观察身边的所能知,能理解范围内的物体(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启发、推寻、悟解出其中能发生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即是上升到知理的层面。学会寻找规律性的理论知识及其方法。 2、上升到做人品质层面的学习方法及过程是:“诚意,正心,修身”。心中无邪念即利益、帮助他人而没有伤害他人的念头就是“正心”;忠于职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尽自己该尽的职责及义务,就是“诚意”;诚于心即是正,信于外则事业成。长期坚持这样的做人、做事标准,并逐渐形成品德时,就是修身。 前五条解释了修身的过程及规律是先由格物、致知开始,再逐渐上升到诚意、正心的品德层面,循序渐进,就是修身的方法及过程。 3、确立学习目标及实现理想的过程方法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意思是:要实现理想抱负,从能治理好一个“善德之家”开始学习、培养思想、品质及其能力。因为,家与“国务院”虽有大小之别,但在治理的道理及其对思想、品德、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则是一致的。能治理好一个“善德之家”与治理好一个“仁政之国”的道理是相同的:象征着“修身”即思想与品德转化在用上,升华、拓展而延伸到治理天下时,也还是“家国一理”而已。 而“孝”与“文”合为一体时,就是素质教育的法则。 即:家庭生活教育:孝亲+学校生活教育:苦学+好公民教育:奉献=文明社会的公民道德素质教育。 这就是最基本的提升全社会精神文明道德素质的教育法则。 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文化与思想:一个“教”字中竟然含藏了这么多“智慧信息”。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竟是如此的轻松:半个“教”字一个“文”,足以够用。 二、培自性,育善根,是基本教育思想。 这是“育”字给我们的启示。 请看育字,上为云,即“乌云遮月”是自然现象。借指人本性天生具有的自私、贪欲、仇恨等心理缺陷;也借指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缺点、错误等时,要借助“风吹乌云散,月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