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精 梳;第一节 概述;精梳效果;*;(二)棉精梳前的准备工序
1 、准备工序流程
(1)预并条机(并条工序通用)—条卷机(条卷工艺)
梳棉棉条→FA302型并条机→FA331型条卷机。
特点:设备结构简单,但由于牵伸倍数小,小卷中纤维伸直不够。又由于采用棉条并合,小卷横向均匀度差,有严重的条痕。精梳落棉多。工艺流程短,投资少,目前国内应用较多。
总并合数为120~192根
总并合数(=分并1 ×分并2)
(6~8)×(20~24)=120~192
E总:(6~8)×(1.1~1.4)= 6.6~ 11.2
;*;*;*;(2)条卷机—并卷机(并卷工艺)
梳棉棉条→FA334型条卷机→FA344型并卷机。
特点:由于采用棉网并合,小卷横向均匀度好,横向条痕彻底消除。小卷定量可适当加重,以提高产量。
总并合数为120~144根
总并合数:(20~24)×6=120~144
E总:(1.1~1.4)×(6~8)=6.6~ 11.2
;*;*;(3)预并条机—条并卷联合机(条并卷工艺)
梳棉棉条→FA302型并条机→FA355型条并卷联合机。
;*;特点:采用先条并后网并的工艺,并合根数多、牵伸倍数大,纤维平行伸直度大幅度提高,小卷横向均匀度好,但牵伸大,纤维伸直好,但小卷易粘连,对车间温湿度要求高;占地面积大。
总并合数为288~480根
总并合数:(6~8)×(16~20)×3=288~480
E总:(6~8)×(2~5)=12~40
;2、准备工序工艺
要求:流程短、效果好、不粘连。
(1)工艺道数要考虑棉条中纤维的弯钩形态。
梳棉棉网输出成条时后弯钩占50%左右,前弯钩占5%左右。两端弯钩9%,无弯钩22%,其它10%。
;;(2)准备工艺道数配置(偶数配置)
当喂入精梳机的纤维呈前弯钩时,易于被梳直进入棉网。梳棉生条后弯钩纤维居多,为保证喂入精梳机的多数纤维呈前弯钩状态,在梳棉与精梳之间的准备工序应按偶数配置。;(3)总牵伸和总并合数要适当
并合数多,均匀好。牵伸可改善棉条中弯钩紊乱的纤维状态,但过多的牵伸使棉条过于熟烂反而不好。;(三)长纤维(毛、麻绢)精梳前的准备
1. 准备流程
(1)毛:一般采用三道针梳机。
(2)麻、绢:一般采用二道工序。其中头道使用针梳机或双皮圈并条机,二道采用针梳机。
2. 准备工序道数配置:增加,可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降低精梳落纤,但机台数相应增多。
3. 各道牵伸倍数配置:头道牵伸倍数取小一些,通常为6倍以下,以后各道逐渐增大。;三、精梳机类型
(一)直型精梳机:适合加工长度30-100mm的纤维,间隙式周期性工作,除杂效果好,产量低。
1. 前摆动式(拔取部分摆动)—毛纺、苎麻纺和绢纺等。
2. 后摆动式(喂入部分摆动)—棉纺。
3. 前后摆动式(拔取、喂给两部分都摆动)。
(二)圆型精梳机:加工75mm以上纤维,产量高。
1.连续作用式:产量高,梳理效果差,粗长羊毛。
2.分段作用式:梳理效果好,劳动强度大。麻、绢。;一、精梳的工作原理
;小卷;1.主要机构
(1)喂入机构
给棉罗拉:随钳板前后摆动的同时,间歇回转;(2)钳持机构
上、下钳板:前后摆动,钳口开启闭合
(3)梳理机构
锡林:定轴回转,1/4周有针齿,梳理被钳板握持的须丛前端
顶梳:前后摆动,1~2排针,梳理被锡林梳理过的须丛后端;上、下钳板 ;锡林 顶梳;(4)分离机构
分离罗拉、皮辊:倒转、静止、顺转,将梳好的须丛搭接并输出。
有的机器只有倒转和顺转。;2.钳次
精梳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称为一个钳次,在一个钳次中,锡林回转一转,钳板摆动一个来回。
;三、精梳机运动的四个阶段
精梳机每一工作循环分为锡林梳理、分离前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锡林梳理前准备四个工作阶段。; 1、锡林梳理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第一排针接触棉丛
结束:末排针脱离棉丛
(2)主要机件的运动
钳板:钳口闭合,钳板先后摆再前摆
梳理速度由快到慢变化
锡林:梳理棉丛前端
给棉罗拉:停止给棉
顶梳:先后摆再前摆(未参与梳理)
分离罗拉:处于基本静止状态;2、分离前的准备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末排针脱离棉丛
结束:棉丛到达分离钳口
(2)主要机件的运动
钳板:继续前摆,钳口逐渐开启
锡林:空转
给棉罗拉:给棉(前进给棉工艺)
顶梳:继续前摆,仍未参与梳理
分离罗拉:由静止到先倒转再正转,将棉网倒入机内,准备与钳板送来的纤维丛接合 ;3、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阶段
(1)开始与结束
开始:棉丛到达分离钳口
结束:钳板到达最前位置
(2)主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