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如东近海绿潮藻分子检测及类群演替分析.pdf

江苏如东近海绿潮藻分子检测及类群演替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 年 第 56 卷 第 4-5 期:309 ~ 317 《中国科学》杂志社 论 文 SCIENCE CHINA PRESS 江苏如东近海绿潮藻分子检测与类群演替分析 ①② ①② ①② ①② ①② ① ① ③ ③ 田晓玲 , 霍元子 , 陈丽平 , 何建华 , 张建恒 , 贾睿 , 刘红 , 王金辉 , 徐韧 , ④ ④ ④ ① ①②* 杨建强 , 胡翔 , 房建孟 , 马家海 , 何培民 ①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上海 201306; ②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 上海 201306; ③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 200137; ④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 青岛 266033 * 联系人, E-mail: pmhe@ 2010-11-13 收稿, 2011-01-12 接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海洋局绿潮灾害专项(LC-03-01)资助 摘要 2007 年以来, 中国青岛、连云港、如东等黄海沿海连续4 年爆发绿潮现象, 尤其 2008 年青 关键词 岛爆发了世界最大规模绿潮, 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 2009 年, 我们对江苏省如东海域绿潮藻进行 绿潮 了调查和监测, 选取紫菜养殖架和防波堤坝上的 11 个固着样品以及海区 15 个漂浮样品, 对其 ITS 浒苔 及 5.8S rDNA 和叶绿体 rbcL 基因序列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和类群演替分析. 结果显示, 如东沿岸 ITS rbcL 堤坝和紫菜养殖筏架具有大量固着生长的浒苔类绿潮藻, 其海区漂浮绿潮藻团出现时间也最早, 溯源 并逐渐北移; ITS 序列分析将如东样品聚为 5 个类群, 即 Ulva compressa 类群(6 个样品)、Ulva linza-procera-prolifera (LPP) 复合体类群(12 个样品)、Ulva flexuosa 类群(3 个样品)、Blidingia sp. 类 群(3 个样品) 以及 Urospora spp. 类群(2 个样品), 而 rbcL 序列较为保守, 26 个样品只聚为 4 个类群. DNA 序列分析表明, 如东海区漂浮与固着绿潮藻类群构成相同, 亲缘关系较近, 漂浮绿潮藻优势 类群先后出现次序为: U. compressa, U. flexuosa 及 LPP, 最终漂浮种与 2008 年黄海绿潮优势种的 ITS 序列完全相同. 本研究为今后黄海绿潮溯源及其预测防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近年来海洋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底栖大 类绿潮藻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环境胁迫相关的基 [1,2] 因[15] [16,17] [18] 型绿藻可能在海中漂浮生长 , 大量繁殖时会引发 , 它的繁殖方式多样 , 具有生长速率快 、 “绿潮”(green tide)[3~5]. 绿潮主要发生在河口、内湾、 生存生态幅较宽[19] 的特点, 在海况适宜的条件下能 潮间带和城市密集的海岸, 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海洋 够短时间内快速增殖[20], 进而爆发绿潮. 每年 7 月 灾害, 在欧洲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