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及日本社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教与日本社会 蔡荷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 创立于东汉时期的、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于东汉末年自民间渠道流入日本,至隋唐时代开始深入日本皇宫、影响日本政局,并于日本平安时代后期一度处于鼎盛状态。道教进入日本后其教义、道术和祭礼等为日本固有宗教神道所吸收、借鉴,道教用语为日本朝廷采纳,道教的医术为日本医学界全盘吸收,道教的星辰与方位信仰至今左右着日本国民的生活,其神秘的宗教色彩更以华美的姿态点缀于日本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中。[关键词]道教;神道;方位信仰;古代文学 东汉时期,道教的第一部理论经典《太平经》的问世标志着道教的成立。道教吸收了远古时代的万神信仰与民间巫术、《山海经》的神仙传说以及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发展了老庄哲学特别是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养生之道,继承了先秦以来术士方士的修炼成果,承传了古代华夏的传统礼乐文明。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主要思想中,包含了神秘的气化学说、三名同心的调和论、阴阳五行灾异说、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统等,其中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 道教最早传入日本的时间边际模糊。道教传入日本之前,早有术士方士移居日本。据说徐福当年率领少年男女出海求仙访道,遭遇海上风暴着陆在东京的八丈岛和青岛。上陆后的徐福教当地人农耕、纺织并为他们医治疾病,被当地人誉为农耕神、医药神、纺织神,至今尚被供奉于富士山附近的徐福宫。而徐福便是秦末有名的方士。大陆先民移居日本的第一次浪潮发生在东汉末年、日本的应神朝时期[1],其时道教已经成立。6世纪时,大和朝廷与百济结盟,被称做“渡来人”的大陆移民将制铁、养蚕、水利灌溉、历法、医学等大陆(中国)先进文化带到日本,当时的历法和医学与道教已有深厚的关系。而道教受到日本朝廷的重视,则与遣隋使遣唐使有关。大王改称天皇是在推古朝(592——628)派出遣隋使之后。李唐王室对道教的尊崇,加上遣唐使的活动使道教在日本皇宫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武天皇时代(672——686)颁布的“八色姓”制度即是一例。 道教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社会影响巨大。由于先期渡来的术士方士的活动,致使道术一经传入便压倒了原始神道素朴的占卜。平安时代中期,从阴阳五行说中产生了日本特有的阴阳道,典型的代表人物有贺茂、安倍两家。平安时代后期,(道术)上升为最高的占卜与巫术[2]。即使今日,道教的星辰与方位信仰在日本依然普遍,吸收了道术的占卜亦很流行。诸如「土公」、「三隣亡」等。在东北、近畿、四国等普遍信奉的灶神,早在平安时代即被阴阳师吸收为阴阳道的「土公」神,今天在中部地区尚得到广泛信奉。「土公」的方位是“春灶、夏门、秋井、冬庭”,不可冲撞犯忌[3]。「三隣亡」是建筑行业最忌讳的日子,这一天切不可破土动工。平安时代的汉学家菅原道真自中世(1192——1603)以来作为文曲星受到礼敬。千百年来,道教已经根植于日本文化的土壤,构成了日本本土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民族对于道教的吸收与发扬一方面由于日本固有宗教神道教的多神信仰,与道教的思想源流如出一辙;其次因为道教的各种道术、医术,在生产力低下、自然灾害频繁、文明的开启晚于大陆的古代日本,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往往表现出劣势的前提下,对于人类生活的帮助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一? 道教与神道。 ? 1? 道教的阴阳观与日本肇国神话。道教的神仙系统中,有“男仙之首东王公、女仙之首西王母”之说。据说东王公由先天阳气凝结而成、西王母由先天阴气凝结而成。日本记纪神话的造化五神中,紧跟在天之御中主神之后的高御产巢日神和神产巢日神,也是男女配偶神。与天皇家族“一脉相承”的天神七代,前三代国常立尊、国狭槌尊、丰斟渟尊都是男神,第四至七代亦为配偶神。第七代配偶神伊弉诺尊和伊弉册尊生出日神即天照大神——日本皇室的祖先神及日本国的最高神。可以说,记纪神话中的宇宙本体论思想是在吸收道教阴阳观的基础上成立的。 2? 道教的神仙思想与神道的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神道的核心内容。日本的祖先崇拜个性鲜明——先人离世后经过一定年月的供养(分别为33年、49年和50年)即可完成人格化向神格化的转换。考古史料证明,日本在进入农耕社会(前3世纪)之前,尚没有出现祖先崇拜[4]。换言之,祖先崇拜是伴随农耕社会中私有财产的现象出现的。大陆移民的涌进与水稻栽培技术的传入,使神道的祖先崇拜打上了外来宗教思想的烙印。这种外来宗教中,道教因其多神信仰的性格而更容易为神道所接收。道教的神仙谱系中,“真人和仙人”一系即包含了祖先崇拜的因素。凡人尚可羽化成仙,亡灵在得以净化之后位列神班也就合情合理了。这种亡灵的神格化思想显然接受了道教神仙思想的影响。 3? 道教的礼乐文明与神道的社殿文化。道教祀神和做法事的场所称做道宫或道观。道观出现于两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已近1900座。而3世纪的弥生时代,神道尚处于原始时期,尚未出现社殿之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