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地震灾後复建石冈坝.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0.10.15~16 ,中央氣象局委託中國地球物理學會辦理之「第四屆海峽兩岸地震科 技交流研討會暨台灣地區強地動觀測研討會」發表 921集集地震災後復建-石岡壩 張吉佐 黃崇仁 葉純松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經濟部水利處中區水資源局 一.前言 石岡壩位於大甲溪下游,流域面積 1,061 平方公里,約佔大甲溪全流域面 積之85%,為大甲溪流域下游水資源運用樞紐;主要功能在於調節大甲溪流域尖 峰發電尾水及河川水資源,並提供大台中地區公共給水及灌溉用水。在921地震 以前,大台中地區之公共用水量每日約需 110萬噸,其中90萬噸係由石岡壩提 供原水。921地震造成石岡壩功能嚴重受損,經復建後已恢復供水。茲將震災復 建工程及其成效擇要說明,以供工程界參考。 二.石岡壩概述 石岡壩壩型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長 357.00 公尺,壩身最大高度 21.40 公 尺。共設有 18 道溢洪道,2道排砂道以及重力壩,重力壩壩頂標高為EL.272.20 公尺。在溢洪道及排砂道下游均設有靜水池,在營運後因下游河床降低,於第一 道靜水池下游再增設第二道靜水池,並在第二道靜水池下游排放混凝土消能塊。 溢洪道為閘門控制溢流堰型式,每一道閘門寬 12.80 公尺、高 8.00 公尺,設計洪 水量為 8,000 cms;通過最大可能洪峰流量為 13,000 cms,最高洪水位標高為 EL.270.00 公尺。石岡壩之壩體處平均河床標高約 EL.256.00 公尺,平均覆蓋層 約 6.00 公尺,由礫砂及土組成,未膠結,礫質頗堅硬。基岩屬卓蘭層之軟弱地 質,以青灰色砂質頁岩及泥質砂岩為主,質軟弱易風化。 三.石岡壩震災情形 921 集集大地震時,位於石岡壩附近之中央氣象局石岡國小測站(TCU068) 所測得之水平向PGA值為 502 gal (約 0.5g),其垂直向PGA值達 519 gal,較水 平向值更大。921地震後,石岡壩壩址因地層隆起,造成壩體及其相關設施損壞, 周邊地形異動。根據現地地質調查結果,壩區附近之地表破裂面位置見圖1及照 片1、2,壩體等構造物主要破壞情形說明如下: 1.左岸橋面高程自 EL. 272.0 公尺抬昇至 EL. 282.06 公尺。(照片3) 2.排砂道及1至16 號溢洪道之壩頂橋樑隆起平均抬昇至 EL.282.5 公尺。 3.排砂道溢流堰頂高程自 EL.257.00 公尺抬昇至 EL.267.58 公尺。 4.右岸橋面高程自 EL. 272.0 公尺抬昇至 EL. 273.0 公尺。 5.左岸平均向北偏移約 7 公尺、向西偏移約 0.98 公尺,亦即向右岸方向 擠壓。 6.18 號溢洪道因相對隆起高程較低,其弧形閘門傾斜淹沒於河水中,呈 部份通水狀況。 1 K3 - 1 7.17號溢洪道兩側閘墩隆起高程不同、擠壓扭曲變形損壞,橋面翻落。 8.排砂道 1 號閘門及溢洪道第 3、4、5、6、7、9、11、12、13、14 號閘門 可開啟,其餘閘門均無法開啟。 9.壩下游靜水池因隆起、擠壓而破壞(照片4)。 10.進水口前漸變段嚴重受損,輸水隧道多處落盤頂部及側壁破損,混凝土 掉落,部份受斷層錯動擠壓破壞,產生約3.5公尺落差(照片5)。 整體而言,921 地震導致:石岡壩左岸抬昇約 10 公尺,右岸抬昇約 2 公尺, 左右岸間距離縮短約八公尺,壩體承受水平地震加速度PGA約 0.5g,垂直地震加 速度PGA約 0.5g,故壩體承受沿河流方向、垂直河流方向及垂直基礎上下方向之 地震力。另由於斷層通過第 16 號溢洪道,使壩體產生不同抬昇高程並對壩體產 生擠壓,而使此溢洪道壩體變形及破壞。由於閘墩與閘門之嚴重扭曲變形,再由 部分閘門無法開啟、8 號與 10 號溢洪道堰體在沿堰體收縮縫方向之嚴重上下錯 開,以及多處裂縫及昇層線滲水等,顯示壩體破壞狀況嚴重。 另依據敲擊回音法檢測結果顯示,第 9 號溢洪道中應有裂縫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