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高炉寿命一些问题讨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长高炉炉缸寿命一些问题的再认识 前言 近几年以来我国高炉寿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出现批10-19年的长寿高炉,为国民经济建设和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发展不平衡,还有很多高炉达不到设计寿命,甚至不断发生炉缸烧穿事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的损失。笔者在下面提出一些关于延长高炉寿命的问题,与同仁共同讨论,想起到引玉的作用。 高炉寿命的现状 1.1 长寿的范例 巴西Tubarao厂1号高炉,一代炉役实现了28.4年寿命,应当是目前世界高效长寿高炉的典范。宝钢3号高炉实现19年的高寿命,而且其效率更高,代表我国的最好水平。见表1。他们的高炉生产稳定,即运行成本很低,寿命长其建设投资成本更优秀。应当成为炼铁工作者瞄准的目标 表1 国内外两座长寿高炉典范 高炉名称 炉容/m3 开停炉时间 利用系数 t/(m3·d) 寿命 年 一代炉役产铁量 t/m3 巴西Tubarao厂1号 4415 1983.11.30~2012.4.18 2.09 28. 4 21272 宝钢3号高炉 4350 1994.9.20.-~2013.9.1 2.27 19 15700 1.2. 高炉炉缸烧穿事故频发 然而我国当前1080座高炉平均炉容仅580m3,除了炉容小生产集中度低、效益差外,显著的差距是高炉寿命过低,平均不足10年,是制约高炉安全生产和降低成本。图1例举出2000年以来笔者所了解到的部分高炉炉缸烧穿的座数,尚有没统计到的和没达到设计寿命就提前大修的数量,从图上看出烧穿呈抛物线升高的趋势,且多多发生在开炉不足4年内,状况不容乐观,它带来安全,生产平衡稳定、成本升高等一系列不利。 图1 2000年以来国内部分高炉炉缸烧穿状况 2 一些问题的探讨 高炉炉缸损坏机理和近年炉缸烧穿的持点,己有很多研究,笔者头几年的文章中己也表述过观点。高炉长寿是一系统工程,下面介绍一些新出现的和自己尚有凝惑的问题。 2.1. 炉缸砖衬结构问题 某企业有6座1080m3高炉,2012-2013年有4座1080m3高炉炉缸烧穿或因温度被迫停下来大修,寿命都不到2年。还有一些1080m3高也出现炉缸环炭温高或烧穿的现象。一批1780m3高炉,开炉2年多就出现环炭温度升高到800-900 0C以上,采取紧急措施维持生产,有的发现晚了烧穿了,寿命4年左右。 1). 1080m3炉子,都是750m3炉子把炉衬变薄过来的,炉缸炉壳风口以下为直上直下等径圆柱体,风口以上的炉腹就扩径了,这种结构对耐材向上漂浮没有约束力了,靠砖与砖间的相互磨擦力,难于控制砖衬在铁水中的漂浮和铁水占入砖缝,铁水比重比耐材堆比大2.5-4.7倍,象油要漂浮在水面一样。这种结构高炉炉缸很难长寿。 2). 炭砖厚度有的只有550mm厚,加之炭砖质量不达标,投产两年就烧穿应当不足为怪了。因此建议炭厚度还应控制在0.9-1.3m,而且应用焙烧合格的砖。 3). 很多大于1780m3高炉,炉缸环壁采用大块炭砖环砌,且根据环炭砖衬厚度,用等长大块环状砌筑每环,其结果是全为水平通缝。有的大高炉环炭从满辅炭砖往上是2.8m—1.2m不同径的环砌,且高度多为400mm的竖向收缩砌筑,水平通缝的深度不同而以,加之我国砖缝多控制在1mm左右,造成水平高度缝中占铁、锌铅气体等占入。任何砌砖建筑也是不允许通缝的,何况是高温液态的冶金炉。建议采用合格的微孔小块和微孔大块炭砖组合砌筑,消除通缝,原炭砖与冷却壁之间的炭捣料层往炉中心迁移200-300mm,强化捣料层施工质量或采用与炭砖导热能力相同的浇注料。 4). 监测环炭温度变化的电偶插入炉内深度,目前各设计采用不同的深度,100mm-400mm-700mm不等,很难判断炭砖侵蚀状况和比较,A与B点相距也不一致,计算侵蚀和判断炭砖导热也易误导。众多研究指出,当炭砖厚度小于300mm后,高炉炉缸应大修。为此监测电偶插入冷却壁热面的深度应当在300-400mm的 A、B两点为宜。 5). 死铁层深度问题,近年来新设计的高炉有把炉缸死铁层加深倾向.有的甚至加深到炉缸直径的25%--35%,推理是为减少铁水环流,缓解象脚侵蚀,但忽略了铁水静压力升高,对炭砖的的的影响。某炉缸直径8.6m的1250m3高炉,死铁层深度为炉缸直径的32.5%,为2.8m深,因锌害造成炉缸环炭温度过高,生产4.5年被迫停炉大修,破损调查发现象脚侵蚀不在炉底炭砖与环炭交接处,而是上抬了近1.0m左右,象脚侵蚀最薄处炭砖厚度不足280mm。因此选择20%炉缸直径深度的死铁层没有10-15年寿命高炉的实际应用,不宜过份过早地提高死铁层深度。 2.2. 冷却强度 “冷却水是高炉最好的耐火材料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