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法概要及创新途径.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科诊法概要 儿科教研室——许尤佳 目的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要求同学们对中医四诊内容有一定认识。掌握中医四诊中之望诊内容及其余三诊要点。熟悉四诊注意事项。 重点:四诊中之望诊 难点:对望诊中的面部望诊、五色主病、舌诊、指纹望诊及对五脏辨证的理解。 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通过对患儿全身或局部的观察,获得与疾病有关辩证资料的一种诊断方法。 儿科望诊分为: 总体望诊 望神色,望形态 分部望诊 审苗窍、辨斑疹、察二 便、看指纹 望神色 望神: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 通过对小儿目光、神态、表情、动态、语言反应等方面的综合观察,了解五脏精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及预后。 有神 无神 望色:主要观察小儿的面部气色 ※ 五色主病 五部配五脏 望神色 ____ 五色主病 五色:红、青、黄、白、黑 面呈白色:主寒证、虚证、吐泻、疳证 面白浮肿—阳虚水泛—阴水 面色惨白,四肢厥冷—阳气暴脱—脱证 面白无华,唇色淡白—血虚 面色白光白—滑泄吐利 望神色 ____ 五色主病 面呈红色:主热(实热或虚热) 满面红赤—实热 午后颧红,手足心热—阴虚内热 颧红面白光,肢厥冷汗—虚阳上越 面呈黄色:主湿、脾虚证(疳证、积滞、虫证)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疳证 面黄无华,咬牙腹痛—虫证 色黄而鲜—阳黄 面目尿皆黄—黄疸 色黄晦暗—阴黄 望神色 ____ 五色主病 面呈青色:寒证、痛证、瘀证、惊痫 面色青白,愁苦哭闹—里寒腹痛 面青晦暗,神昏抽搐—惊风、癫痫 面青唇紫,呼吸急促—肺气闭塞,气血 瘀阻 望神色 ____ 五色主病 面呈黑色:寒证、疼痛、惊痫,或内有 水湿停饮 面色青黑,手足逆冷—阴寒里证(重证) 面黑,腹痛呕恶—药物或食物中毒 面色青黑惨暗—危重,肾气将绝 望神色 ____ 五部配五脏 五部:左腮、右腮、额上、鼻部、颏部 五脏:肝、 肺、 心、 脾、 肾 望形态 ____ 望形体 形—形体; 态—动态 望形体:按顺序观察患儿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 头方发少,囟门迟闭—佝偻病 头大,前囟宽大,头缝开解,眼珠下垂—解颅 皮肤干燥,前囟目眶凹陷—脱水 肌肤松弛,皮色萎黄,形体羸瘦—疳证 发枯易落—气血虚亏 指甲菲薄,苍白质脆—营血虚亏 指甲色紫或呈杵状—心阳不足,气血瘀滞 望形态 ____ 望动态 望动态:观察小儿身体各部分的动静姿态变化。 小儿卧姿 仰面伸足,揭衣踏被—热证 踡卧缩足,喜复衣被—寒证 喜伏卧—乳食内积;喜侧卧—胸胁疼痛 仰卧少动,二目无神—久病重病 踡卧不安,捧腹哭叫—腹痛 端坐喘促,痰鸣哮吼—哮喘 咳嗽鼻煽,呼吸急促,点头呼吸—肺炎喘嗽 审苗窍 ____ 舌象 苗窍:舌、目、鼻、口、耳及前后二阴 小儿望舌:舌体、舌质、舌苔。 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脾肾阳虚/水饮痰湿; 肿大青紫—气血瘀滞;胖有裂纹—气血两虚; 强硬—热盛伤津; 舌肿麻木,转动不灵 — 木舌(心脾积热) 舌下红肿突起 — 重舌(心脾火炽,上冲舌本) 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语言不清 — 连舌(舌系带过短) 舌出唇外拌动,掉转不灵 — 弄舌(心气不足,智低) 舌吐唇外,缓缓收回 — 吐舌(心经有热) 审苗窍 ____ 舌象 舌质 淡白—气血虚亏;绛红—热入营血 紫黯—气血瘀滞; 杨梅舌 舌苔 白腻 — 寒湿(痰),食积 黄腻 — 湿热或食积化热 霉酱苔— 宿食内停,中焦气滞 剥苔 阴伤津亏 胃阴不足 审苗窍 ____ 目 眼神: 有神 无神 瞳孔 缩小: 不等: 散大: 眼睑、内外眦、白睛、瞳仁 双目上窜 巩膜蓝斑 睡卧露睛 审苗窍 ____ 口 口唇:唇色、润燥、外形 淡白—脾虚气血不足;青紫—血瘀/寒证 樱红—暴泻伤阴; 干燥—伤津 齿:逾期不出—肾气不足 齿龈红肿—胃火上冲; 板牙— 咽喉 咽红 乳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