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仪器设备 * 步骤:烘干法 测量环刀体积(V),称量空铝盒重量(M0); 选择代表性位置,清除杂物; 挖掘土壤剖面,用削土刀修平剖面; 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 取出环刀,削去两端多余的土; 将土样转移至铝盒中,用盖密封; 重复上述过程,在同一层次取3个样品; 将样品带回实验室,称重(M1); 在105?2oC下烘干(24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M2)。 计算含水量和容重。 * 步骤:TDR技术 在田间取容重样的深度将时域反射探头水平插入土壤,将探头连接到时域反射仪; 打开时域反射仪,调节视窗尺度,找到电磁信号的两个反射点并记录记录其位置L1和L2; 另选2个点,重复上述步骤; 利用TDR测定结果计算土壤介电常数和体积含水量。 * 结果与讨论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利用烘干法结果,计算体积含水量、孔隙度、三相比和饱和度; 比较TDR测定结果与烘干法测定结果(作图); 环刀取样法测定容重有何优缺点? 分析TDR与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与其它测定技术相比较,TDR技术的优越性和不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土壤容重与含水量 中国农业大学 任图生 2012-9-20 * 土壤容重(Bulk Density) 概念:单位体积土壤(固、液、气)包含的固体的质量。 常用rb表示,单位为Mg m-3或g cm-3。 意义: 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转化; 土壤紧实度指标; 与水分和空气流动、根系和微生物呼吸密切相关。 影响因子: 颗粒组成; 颗粒的空间排列; 粘粒的收缩性能:粘壤和粘土等,田间呈动态变化。 * 土壤容重 直接测定技术: 环刀取样法:垂直与水平?干与湿? 蜡封法:不规则土块 挖坑法:石块、根系太多。 间接测定法: 电阻法 ?玛射线法 热脉冲—TDR技术 矿质土壤容重范围? 1.0-1.6 g cm-3 * 环刀取样法 利用环刀在田间取一定体积(Vt)的土壤 在室内(105-110oC)烘干,得到干土质量(Ms) 问题:破坏性,难以重复;土壤深层不容易操作 * 根据土壤热容量的理论模,可以得到: 热脉冲—TDR技术测定土壤容重 A V * 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 rb (g cm-3) * 土壤含水量 质量含水量与体积含水量: 测定技术: 直接测定法:烘干法 间接测定法:利用土壤电学、电磁学、热力学等性质 g g-1 cm3 cm-3 * 土壤含水量测定技术 直接测定:烘干法 间接技术 电学方法 放射技术 声学方法 热学方法 化学方法 电阻法 介电技术 -中子技术 -g射线技术 石膏块、尼龙块 TDR 手感法 FDR TDT 微波技术 热脉冲技术 * 电阻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 中子仪 快中子 慢中子(热中子) 慢化(热化) 探头周围热中子云球的密度主要随氢原子数量而变化。 土壤中影响热中子云球的密度的氢原子主要存在于土壤水分子中。 * TDR测定土壤含水量 ?v = -5.3 x 10-2 + 2.92 x 10-2Ka - 5.5 x 10-4Ka2 + 4.3x10-6Ka3 L L Kw: 80, Ks: 3-5, Ka: 1 L1 L2 * TDR仪器设备 * TDR田间应用 Campbell scientific TDR system 现有系统难以准确监测大范围农田水分 中子仪、时域反射、热脉冲等技术:准确,但仅点尺度; 遥感技术:监测大尺度(10m-km )水分,但局限于表层几厘米。受照片空间分辨率、地表粗糙度和植被影响较大,需要地面观测数据验证,短期内难以大面积应用; 目前仍然缺乏农田和小流域尺度上准确测定土壤水分的技术。 时域反射仪 拟引进技术:宇宙射线土壤水分监测系统(COSMOS) 2009年,美国Hydroinnova 公司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近地面环境宇宙射线中的快中子浓度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的区域土壤水分测量系统:COSMOS。 宇宙射线中子水分测量原理 Nucleus Qmax/E 1H 1.000 2H 0.889 4He 0.640 9Be 0.360 12C 0.284 16O 0.221 56Fe 0.069 118Sn 0.033 238U 0.017 中子和不同的原子核碰撞后,损失的能量占初始能量的比例 快中子和氢原子碰撞示意图 宇宙射线的快中子在进入地面时,与原子核碰撞,散射而失去能量,并最终成为热中子。 能量损耗和原子核的重量成反比。因为氢原子的热化效率非常高,所以被热化的中子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氢含量,也就是土壤水含量。 快中子通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关系 实地水分监测:San Pedro 河谷,亚利桑那 COSMOS系统美国现状(2011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