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波的传播特性
1、声的绕射(衍射)
1)现象:隔障碍物可听到声音
2)定义:声波在经过障碍物时,其传播方向要发生改
变,能绕过障碍物继续前进的现象。
3)结论:障碍物尺度与声波波长相比足够大,该物体
对声传播才有影响,才能改变声的传播方
向。
特点:声波的频率越小,波长越长绕射的现象越明显。
举例:在建筑中由于声音的绕射造成的危害
问题:遮挡光线容易还是遮挡声音容易?
2、声的反射
1)现象:在较大的障碍物前(如墙等)或封闭空间中,听见的声音较旷野里大,甚至声源关闭后,声音较长时间才消失。
2)定义:声波传到两个介质分界面时,部分声波从界面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3)反射条件: 障碍物—反射板的尺度充分大(大于波长)。
4)反射定律
a 反射线、入射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
b 反射线、入射线
在法线的两侧
c 反射角=入射角
5)典型反射面的应用
平面——镜象反射
凹面——形成声聚焦
凸面——声扩散
(尺度应与入比较)
3、声的透射
1)现象: 隔墙可以听到声音
2)定义: 声传播过程中,部分声能被反射、部分被吸收、部分透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4、吸声概念
1)声传播的能量分配
Eo=Er+E(+E( 能量守恒
2)反射系数 r= Er/Eo
透射系数 (= E(/Eo
3)吸声系数 (= 1- r
概念:从入射声能所在空间考虑,除反射声以外,均不会引起该空间声场的变化,故认为除去反射声的声能以外,均视为被围护结构所“吸声”。
定义: (=( Eo - Er )/ Eo= ( E( + Er )/ Eo
声的计量
一、绝对计量
1、声功率W:声源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W, (W)声功率不等于电功率。
40万人同时大声讲话——40W灯泡功率
2、声能密度D:
1)定义: 声场中单位体积的声能量。
符号:D 单位: J/m3
2)特点:标量。
3)运算:
3、声强I:
1)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单位
面积的声能量。
2)特点:矢量。符号:I 单位:W/m2
3)运算:
声强描述了声能在空间的分布。
点声源、自由声场:I=W/(4(r 2 )
4、声压
1)定义:
声波存在时介质压强与无声波时压强间的差值。声波通过时,空气中即为大气压强的逾量值
符号: 单位:帕斯卡
2)特点:标量。
3)分类(测量)瞬时、峰值、有效值
4)量间关系:
二、声压级与声强级
A、级的引入:
1)声压变化数值范围大
2)人耳对声的感觉特性
人对声的感觉量近似与声压值的对数成正比。
声强的变化范围大约: 1万亿倍
声压的变化范围大约: 1百万倍
用声强、声压 计量很不方便
人耳的感觉变化与声强和声压不成正比例, 而是近似地与他们的对数值成正比。由此引入了“级”的概念。
级: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B、声压级
定义: = 20 lg P/P0 dB
基准声压 P0 =2×10–5Pa(可听阈)
特点 表达简便
可听阈 0dB
1m处正常交流 70dB
疼痛阈 120dB
二、 声音频谱特性
1、问题的提出
1)音质设计中要控制厅堂对不同频率的反应。
2)噪声控制中需分析其声级的部分相应频率以便有针对地进行处理。
2、纯音与复合声
纯音:单一频率的声音,又称单频声
复合声:若干纯音的组合。
3、频谱的表示
1)定义:组成复合声的所有频率或频带声压级表示为频率的函数分布图形或列表。
2)种类:线状谱:若干纯音组成(乐音)
连续谱:由所有频率的声音组成。
3)乐音组成:
基频:复合声中最低的频率,又称主频
分音:复合声中除基频以外的其他纯音
谐音:频率为基频整数倍的分音。
4、频谱的表示
线谱表示:用每一个分音的频率和与之对应的声压级表示
连续谱表示:用每一倍频程和与之对应的声压级表示
1倍频程:两频率之比为2:1的频带。
fu / fl =2, fn / fx = 2n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