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般说来,炸弹爆炸威力越大,杀伤力越大,即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离爆炸中心越近,杀伤力越大,即离震中越近,烈度也越大。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影响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和震中距外,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牢固程度等也都会对烈度产生影响。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次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B.这次地震只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意外事件 C.仲巴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易发生地震 D.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先感受到的是横波 地质灾害 (2011·江苏)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可以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福岛核电站沿岸为日本暖流,其流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故B项正确。 答案:(1)D (2)B 2.火山喷发 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 构造:火山锥、火山通道、火山口。 分类:①活火山: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②死火山:史前喷发过,后来未喷发过。 ③休眠火山: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 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强 (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地质灾害的特点 (1)图中的火山灰等厚度线由中心向西北方向凸出,说明西北方向的火山灰较周围其他地方厚,由此可知这次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为东南风。(2)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入大气中,增加了大量尘埃物质,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全球气温明显下降。(3)火山爆发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同时火山灰堆积形成了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该地的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选D。 答案:(1)B(2)C(3)D 3. 滑坡 定义: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4.泥石流 定义: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大量的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 地震、火山与滑坡、泥石流的 区别与联系 (1)形成原因不同。地震、火山是内力作用形成;滑坡、泥石流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 (2)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同(程度差异)。地震、火山的活动受人类影响微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与人为因素关系明显。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使泥石流日趋频繁。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现象时有发生。 (3)在成因上有关联性,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2011·天津)图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