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建书稿-建设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兴城古城 1.地理位置: 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西部,辽东湾西岸的葫芦岛市兴城县境内。处于辽西走廊中部,京沈交通的咽喉要塞上。此地北部是厚重的山脉,形成狭长的通道,被称为辽西走廊。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连接山海关内外的交通要到,具有突出的军事地位,这是兴城古城建立的重要条件。 2.历史沿革: 明宣德三年(1428),在此设置卫城,名为宁远卫。明隆庆二年(1568),兴城发生地震,宁远城被毁。明天启三年(1623)进行重修,现今保存的大部分城墙就是那个时期重修的。 宁远卫隶属辽东都司,在明末,抵御满清入侵战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朝掌握全国政权初期曾遭到各地猛烈的反击,政权处于不稳定之中,因此把东北视为根本之地。于是清朝统治者对此地采取了一系列的巩固措施。首先,遣送军民进行耕种开发。其次,建立“柳条边”禁区加强治安控制。再次,整顿驿站,发展交通通讯。经过康乾盛世的发展以后,宁远城的军事作用逐渐下降,而经济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顶峰。 3.总体布局和主要单体的建筑特点 (1)总体布局 古城城池位于古城区的中心,总占地面积为67.76公顷,城墙呈正方形,是典型的军事防御型城池。内部环境主要由传统的街坊构成,居住功能构成主体,沿街道呈南北东西纵横分布,形态丰富,均匀分布在由十字大街分割出的四个区域内。现存的城墙是古城原有的内城边界,其外面原来还具有护城河及外城墙,这些部分已经消失,由形态自由的街坊替代,形成居住功能为主导的传统城市形态。 (2)主要单体 城墙体系:城墙、门楼与瓮城、角台与魁星楼 钟鼓楼: 府衙:明代蓟辽督师府、清代宁远州府 庙宇:文庙、城隍庙 石坊:祖大寿石坊、祖大乐石坊 百年学堂: 传统民居 二、彰武圣经寺 1.地理位置 圣经寺属于蒙古族喇嘛教寺庙。位于辽宁省彰武县城东北百华里的大四家子乡扎兰营子村。东北与康平、东南与法库居邻。坐落于龟山山脊之上,四周八山环绕。“文革”时期),后更庙名为“圣经寺”,传延至今。1988年,圣经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总体布局和主要单体的建筑特点 (1)总体布局 圣经寺占地2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正殿为三层楼阁,也称“措钦都纲”,意为“大经堂”。大殿结构为三层,一二层为平顶,三层后部为人字形宫殿式建筑。计八十一间。大正殿前建有山门,山门两侧为天王殿。圣经寺为学名,藏名为“喜祥贝德贝喜一切方域极胜的吉祥教法盘禧洲”。 门内建有转经亭和关帝庙,正殿后建有大佛殿和白塔,正殿左右建有斋房,建筑群内还建有活佛和喇嘛住房。随着岁月的流长,现仅存三层楼阁式大殿一幢。 主体藏式砖石结构汉式墙脊木作精制,卯榫连接,木雕件精美,石雕方形,明柱图案新颖,门前的石雕狮子造型逼真,狮坐雕有“麒麟吐宝”、“骏马奔云”、“仙鹤美鹿”、和“琴棋书画”等中国古典名作。 瑞应寺(俗称东藏,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阜新市西南22公里 。“瑞应寺”大匾。从此瑞应寺走向昌盛,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佛教寺庙。1984 年瑞应寺成为省内首批恢复的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并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建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 280 年当中,曾传六世活佛。是一座具有 339 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庙。 3.总体布局和主要单体的建筑特点 (1)总体布局 瑞应寺方圆十里有余,其中有大雄宝殿、祈愿殿、九大臣祈愿殿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外有四大扎会和德丹阙凌及活佛殿,周围有五座庙宇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白伞庙在东北山顶,护法殿在东南山顶、面北而坐,度母庙在西南山头,关帝庙在西南山坡,舍利庙在西北山顶。整个庙宇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此外还有绕寺一周的环寺路,路边有万尊石佛,环路而立,宏伟壮观,实为佛门圣地。 旗杆和白塔 钟鼓楼 转经亭 四大天王殿 藏经阁 护法殿 大雄宝殿 大召寺 长寿塔 九大臣祈愿殿 弥勒佛石像 活佛邸 四、辽阳首山清风寺 1.地理位置: 清风寺位于辽宁辽阳县首山乡马伊屯村,1988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历史沿革: 该寺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初建规模不大,后经清乾隆、道光、特别是咸丰十年大规模修整与扩建后,可谓气势轩昂、肃穆庄严,曾为明清两代辽阳八景之一,被誉为辽东大观,享有山海关外第一寺之美称,历史上曾有辽南第一寺的美称。山门墙壁上嵌有清咸丰七年(1857年)立的石碑。正殿仍保留明代歇山式作法,是省内现存明代殿宇建筑的典型代表。正殿后有白松一株,为国内罕见。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风寺占地面积五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418平方米,原有殿房34间,三层殿,山门、正殿、配殿、僧房、钟鼓楼、碑匾、塔院俱全。其中正殿仍保存明代歇山式建筑结构 清风寺建筑格局在平面布置、结构上都遵循我国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