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208一93 GB 储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egrees of protection enclosure UP provided by code) GB 4208--84 本标准等效采用IEC 529(1989)《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72. 5 kV,借助外壳防护的电气设备的防护分级。 2 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如下: a 规定电气设备下述内容的外壳防护等级: 1)防止人体接近壳内危险部件; 2)防止固体异物进人壳内设备; 3)防止由于水进入壳内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 b. 防护等级的标示; c. 各防护等级的要求; d一按本标准的要求对外壳作验证试验。 各类产品引用外壳防护等级的程度和方式,以及采用何种外壳,留待产品标准决定,对具体的防护 等级所采用的试验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在有关产品标准中可增加补充要求。可在有关产品标 准中作具体规定的细则见附录B, 对特殊型式的设备,产品标准可以规定不同的要求,但至少要保证相同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仅考虑在各方面都符合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外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外壳的材料和工艺应 保证达到所要求的防护等级。 如果某类设备满足试验一般要求而且所选择的防护等级适用于该设备型式,则本标准也适用于该 型式设备的空外壳。 有关机械损坏、锈蚀、腐蚀性溶剂、霉菌、虫害、太阳辐射、结冰、潮湿(如凝露引起的)、爆炸性气体等 外部影响或环境条件对外壳和壳内设备破坏的防护措施以及防止与外壳外部(如风扇)危险运动部件的 接触由有关产品标准规定。 不与外壳连接的隔板以及专门为人身安全设置的阻挡物,不看作外壳的一部分。 3 术语 3.1外壳enclosure 能防止设备受到某些外部影响并在各个方向防止直接接触的设备部件。 注防止或限制本标准规定的试具进入的隔板、形成孔洞或其它开口的部件,不论它是附在外壳上的还是包覆设备 的,都算作外壳的一部分,不使用钥匙或工具就能移除的部件除外.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一12一28批准1994一08一01实施 Gs 4208一93 3.2 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人或家畜与带电部分的接触。 3. 3 防护等级degree of protection 按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外壳对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进人或水进人所提供的保护程度。 3.4 IP代码IP code 表明外壳对人接近危险部件、防止固体异物或水进入的防护等级以及与这些防护有关的附加信息 的代码系统。 3. 5危险部件hazardous part 接近或接触时有危险的部件。 3. 5.1危险带电部件hazardous live part 受到某些外部影响条件能导致触电的带电部件。 3.5.2危险机械部件hazardous mechanical part 接触时有危险的运动部件。光滑旋转轴除外。 3. 6 外壳对接近危险部件的防护protection provided by an enclosure against access to hazardous parts 外壳对人体接触危险的低压带电部件、接触危险的机械部件,在外壳内部以小于足够的间隙接近危 险的高压带电部件的防护 注:这种防护可借助于外壳本身,借助于作为外壳一部分的隔板或借助于壳内距离来达到 3. 7 防止接近危险部件的足够间隙adequate clearance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ess to hazardous parts 能防止试具与危险部件接触或接近的距离。详细说明见11.3, 3.8触及试具access probe 能方便地模仿人体的一部分或模仿工具或类似物,由人手持着来检验距离危险部件是否有足够间 隙的检验工具。 3.9物体试具object probe 模仿固体异物检验其进人外壳的可能性的检验工具。 3.10开口opening 外壳本身设置的或通过试具施加规定的外力后形成的孔洞或缝隙。 4 标示 4. 1 IP代码的组成及含义 IP代码由代码字母IP(国际防护International Protection)、第一位特征数字、第二位特征数字、附 加字母、补充字母组成。 不要求规定特征数字时,该处由字母“X”代替(如果两个字母都省略则用“XX”表示) 附加字母和(或)补充字母可省略,不需代替。 当使用一个以_L的补充字母时,应按字母顺序排列 当外壳采用不同安装方式提供不同的防护等级时,制造厂应在相应安装方式的说明书上表明该防 护等级。 外壳的标志方法详见第9章。 IP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