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学习目标定位:
1、明确观点在文章中的灵魂地位。
2、训练提出文章观点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题目情境:“我是一棵 老树。”(发挥想象,补充横线的内容)
教师总结和过渡:为什么同学们对老树形象认识越来越深刻,因为我们在其中表达了我们对老树的认识,或者说关于老树我们有了我们的观点。群龙无首,就可能一盘散沙,一群绵羊,只要有一只狮子领着,也能创造奇迹。写文章(议论文尤是)如果没有鲜明的观点来统领,材料再丰富,语言再优美,都会失去灵魂。那么我们怎么认识观点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呢?请看一篇节选的文章。
(教学目的是初步引起同学对文章观点的在文章中灵魂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为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作了铺垫。)
二、进一步训练明确学生对观点在文章中灵魂作用的认识。
1、请同学读一篇节选的文章
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一位琴童在国际大奖赛中摘得桂冠的报道。我当时并不感到震惊,因为时下国内学钢琴的少年有许多,弹得一手好钢琴的也不在少数。接着往下读,报道中列举的两个问题,却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问题一:你能每天在钢琴前坐上11个小时吗?? 我略加思索,恐怕很难。11个小时就是39600秒。一个坐姿坚持39600秒。那该多么难耐!? 问题二:你能连续11个小时反复练习弹奏同一支曲子吗?? 在琴凳上持续坐11个小时已是难事,反复练习弹奏同一支曲子,岂不难上加难!其间必将充斥太多的单调、枯燥、乏味!? 报道最后披露,以上两点正是琴童成功的法宝。我长嘘一声,这也难怪这位琴童能在国际大奖赛中一举夺魁了!? 我参加过高考,不过没能拿到状元。去年的秋天,我有幸结识了一位高考文科女状元。近距离地、朋友式的交流,使我窥探到了女状元生活的B面。她对我说,每天早晨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坚持跑步3000米;每天凌晨1点前,她从来没有睡过觉……这两个数字令我汗颜!当然,每位高考状元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状元经”,未必每个人都如她一样晨练、熬夜,但我想,每位高考状元的成功之路必然都包含着类似艰辛的“付出”。? 曾经有一套畅销书在排行榜上高居首位长达数月。因为喜欢这套图书,我开始关注其作者。这套畅销书作者还不太习惯用电脑写作。喜欢用手书写稿件。他身高1.72米,可是,他已经成文或者写废的手稿叠加起来竟高达1.74米,比他的身高还要高出2厘米!这1.74米高的手稿,全是由他一笔一笔写就的、一个字一个字码成的。写作期间,因为伏案久坐,这位
2、请同学说说读后的感受。
预测:学生主体性学习能够得到一定的体现。大致可以说出以下观点。
(1)成功需要执着。
(2)成功需要坚持。
(3)只有付出,才能成功。
3、?教师追问:
为什么不同的学生感受不一样呢?仅仅是因为读文章是见仁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节选的文章还差点什么吗?
学情预测:学生经过个体主体或集体主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这是一篇并不完整的文章,只有三则动人的故事,没有明确的观点。
教师总结和过渡:
这篇文章缺少灵魂,老师说得对吗?学生回答“对”。不是老师说得对,而是同学们发现得对。文章是要表情达意的,尤其议论文,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态度,呈现自己的价值判断。
4、教师补出被删去的文章题目和表明作者观点的文字。
学生齐读并体会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只有“付出”,才能“杰出”。
5、看下面的材料,你能判断那一句是观点吗?
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在十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深夜。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后来的成功吗?
明确:会发生“勤能补拙”与“惜时如金”的两派观点的情况。观点提出后的材料并不是来证明观点的。 所以议论文的观点鲜明,首先必须要作者对观点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勤能补拙的关键是勤、拙二字,居里夫人是勤的,但她并不拙,对观点似是而非的认识,是导致观点模糊的原因之一。
三、议论文的观点的提炼有三个要求:正确、新颖、深刻。
1、如何使观点正确呢?
(1)要分析题目中所关联的事物的特征和性质
如:金字塔给我们的启示
(2)要理解题目的隐含意义
如:树木·森林·气候
训练:
刘备临终前告诫儿子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请以这句话为论题提炼出一个论点。
2、如何使观点新颖呢?
(1)换一个角度(多向思维)
如:滥竽充数
(2)反弹琵琶(逆向思维)
如:论“牵牛花”
3、如何使观点深刻呢?
如:走在大街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关减肥瘦身的广告,确实爱美是人的天性,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