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1.47No.1
Jan. 2001
一研究进展一
海原活动断裂带破裂行为特征研究
闵伟 张培震 邓起东 毛凤英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内窖提要 通过对海原断裂带18个探槽资料的研究,分析得出海原断裂带1Oka以来共发生 1O次
古地震事件,这些古地震事件具有分级破裂的特征,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是格垒断裂的破裂事件,其他都是沿次级段
落的破裂事件 在时间上 ,古地震事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具有丛集的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西段或中东段 (中段)来
回迁移的特征 沿全断裂的破裂事件震级约8.5级左右,沿次级断裂的破裂事件震级约7.5级左右
关t葡 断裂 古地震 丛集
海原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断 减小 了古地震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裂带,自80年代初 以来,对其古地震及强震重复间隔
1 断裂带活动特征简介
的研究就不断开展起来 (宋方敏等,1983;程绍平 ,
1984;张维歧等,1984;刘百篪等,1985;国家地震局 断裂带西起甘肃景泰,经宁夏海原,东至固原,
地质研究所等 ,1990;冉勇康等,1997)由于早期受 宽l~3km,长240km,由ll条次级剪切断层组成
测年方法的限制以及探槽数量少等因素 的影响,使 (图1)。断裂走 向在海原以西为280~290。,海原 以
许多探槽揭露出的古地震事件没有年龄控制,有些 东为320。组成断裂带的l1条次级剪切断层的规模
只有事件发生年龄的上限或下限,使古地震期次具 和活动情况差别很大。规模大的断层活动强烈,位移
有很大 的不确定性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等, 量也大。在规模大的断层之间是规模小、累积位移量
1990)。三维探槽能大大提高判别同一地点古地震期 也小的断层。这种大小强弱的间隔在活动性方面把
次的精度,但海原断裂带上只有高湾子一个三维探 ¨条次级剪切断裂组合成了3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
槽 (冉勇康等,1997),不能反映海原断裂带的分级破 立的部分或段落,它们是黄家洼山南麓断层 以西的
裂特征。震级、地表破裂长度和位错量中的任意两者 西段,南西华山断裂组成的中段和以南的东段。
之 间确实存在一定 的线性关系 (Slemmons,1977; 海原活动断裂带规模 巨大,活动历史悠久,破碎
陈达 生,1984;邓 起 东等 ,1992}Donaldeta1., 带宽达几百米,早更新世 中晚期以来 ,具有强烈的左
l994)。由破裂分段的原则可知(丁国瑜 ,1992),破裂 旋走滑活动特征,在次级断层的活动岩桥区,分别形
带 的长度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通过在断裂带不 同部 成拉分盆地和推挤构造 。1920年发生了一次沿整个
位开挖系列探槽不仅可以提高确定古地震事件的精 断裂带破裂的8.5级地震,该次地震形成的最大水平
度,而且可 以根据揭露同一事件的探槽位置确定事 位 移达 lO~llm (国家地 震局地质研究 所等,
件的破裂范围,以研究断裂带的分级破裂特征及古 1990)。
地震强度 因此 ,有必要在新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下,
2 海原断裂带古地震研究
对海原活动断裂带古地震进行更精细的研究 。通过
本次研究,第一次实现了对所确定的古地震事件具 探槽布置的原则是尽可能在每一条次级断层上
有明确的时间上限和下限,而不同于以往古地震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