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教学目的与要求.PPT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掌握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了解古代哲学范畴中精、气概念的形成;了解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掌握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规律及其相对性与绝对性。了解阴阳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掌握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运动规律和形式。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掌握五行的特性。掌握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掌握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和母子相及的概念、规律。 4、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了解精气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方法论方面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主要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1、精气的基本概念与精气学说的内容。2、阴阳的基本概念;3、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4、阴阳的对立、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等运动规律和形式。5、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特性。6、五行生克制化乘侮及母子相及。7、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难点:1、精、气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的区别2、中医学的精气理论并非来源于古代哲学中的精气学说,而是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观察、体悟和推理的结果:精概念源于对生殖之精的认识,气概念源于对呼吸之气和人体热气的体悟。3、阴阳与矛盾的区别;4、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理论渊源—阴阳互藏互寓。5、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之间的逻辑关系。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疾病变化,治疗原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6、五行的内涵:是抽象概念,不是具体物质;是说明事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的解释性模型。7、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类比和演绎)。五行特性形成原因是理解的难点。8、相生与相克关系的传变。9、五行乘侮关系中形成原因是理解的难点。10、佐金平木、补火生土等法的正确表述。11、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医学常用思维方法的概念。12、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和思维和类比思维。 中医学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医学是确有区别的。 (一)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如《周易》、《管子》等);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如《淮南子》和《论衡》)。 认为精与气是同一者: 《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 《管子·心术下》说:“一气能变曰精。”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 《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 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因而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认为精是气的精华部分者: 《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精气与烦气相对而言,精气指气中的精华部分,烦气指气中的繁杂部分。人类禀受精气而生,动物类禀受烦气而成,故人与动物不仅形体有异,而且人的精神、情感、智慧也为动物所不及。 《论衡》认为精气是元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 《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精气的概念虽源于“水地说”,但水、地皆为有形物质,人体内的精也属有形之物,都与“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的基本假设相违背,故皆难成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周易》与《管子》把精的概念抽象为无形而动的极细微物质。 总之,古代哲学精概念的形成,是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结果。 近取诸身—观察人体自身的生命现象 远取诸物—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将观察和体悟到的各种生命现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