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进展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DOC

中医药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进展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进展 -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DOC

中医药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进展 韩越1 李晓2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关键词:高血压;肥胖;中医药;针灸疗法;饮食导引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 现如今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递增。在西方国家,有65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重超重1],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是非肥胖人群的2倍2]。本文拟从现代医学、中医学两方面简要阐述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从药物、针灸、饮食导引等方面来阐明中医药在治疗及预防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上的独到之处和显著疗效,进而展望未来中医药在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调摄上更进一步的发展。 1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1.1 现代医学的观点 1.1.1 瘦素水平 瘦素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导致血管舒张,同时激活肾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管收缩,从而维持血压平衡。在食用高热量饮食的肥胖大鼠中,血浆瘦素浓度上升,内皮细胞不能激活释放,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特别是对肾交感神经的活性刺激使血管收缩以及对水钠的重吸收增强,导致水钠潴留,最终引起血压升高2]。 1.1.2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的增加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失衡,这会导致钠水的排泄障碍,最终形成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实验证明,动物在被喂食了增加氧化应激的食物后,肥胖的动物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血压和肾脏的氧化应激,以及更高水平的血管紧张素的表达3]。 1.1.3 醛固酮增加 众多证据证明醛固酮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最新的一次动物实验中进一步阐明了脂肪与血压以及醛固酮的关系,肥胖高血压大鼠脂肪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增高,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与脂肪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原含量均与肥胖密切相关,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醛固酮水平升高,直接增加了钠水潴留4]。 1.1.4 血清脂联素 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多可能产生一些抑制脂联素合成分泌的因子,脂肪组织的减少可以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血压升高的几率2]。周琦等5]研究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其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显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肥胖组,而且从单纯肥胖组、单纯高血压组到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组其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逐渐增高。 1.2 中医学的观点 中医学中并无肥胖性高血压的病名,根据其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为中医头痛眩晕等范畴。肥胖性高血压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为患。临床病性多见虚实夹杂,病位在脾、肝、肾、心。在中医辨证方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肥胖性高血压的常见证型主要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肝风上扰痰浊中阻瘀血阻络等,并认识到本病与中医的体质密切相关,而肥胖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主要是阴虚阳亢体质和痰湿体质6]。元代朱丹溪认为肥白人多湿,并提出无痰不作眩的学术观点,《丹溪心法》:“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先,挟补气药及降火药。”现代中医认为肥胖性高血压病机多属痰湿壅阻、痰热内蕴、痰瘀互结7]。张艳等8]认为,肥胖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本虚标实的变化过程,先出现本虚,然后因虚致实,最终虚实夹杂。最近几年又出现了络病理论,如丁毅等9]认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是肥胖性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 2 中医药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治疗 2.1 药物治疗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肥胖性高血压的治疗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治疗效果显著。中医多以肝、脾、肾为根本,在治疗上采用疏肝、健脾、益肾的方法,再加以清热、化痰、行瘀之药物,可在降低患者血压的同时改善相关理化指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2.1.1 健脾化痰法 过食肥甘或过度劳作而引起脾胃阳气虚弱,水液运化失常,水液停聚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或上蒙头窍,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致眩晕。黄志石等10]立足于肝、脾,从痰湿入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血压控制有效率达86%,高于对照组66.7%的有效率。全毅红等11]注重脾的调理,使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体质量指数、腰围降低水平,以及血脂、瘦素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赵秀芹等12]使用理气化痰汤加减治疗肥胖性高血压,其降压效果明显,而且对眩晕、胸闷的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十分显著。 2.1.2 平肝益肾祛痰法 情志失常,肝气郁结,水液运行不畅聚湿生痰,或肾虚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阳偏亢,都可致头痛、眩晕。白静丽等13]临床研究发现平肝益肾涤痰饮具有明显降压疗效,而且有助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汪春等14]应用平肝益肾涤痰饮来观察中药对肥胖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平肝益肾涤痰饮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均有较强的降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减轻体重的作用,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1.3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